回复


二胡名家:闵惠芬



闵惠芬女士生于江苏宜兴,八岁从父闵季骞先生学习二胡,十三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师从王乙先生,十九岁跳级升入上海音乐学院本科民乐系,师从陆修棠先生。1969年毕业,曾在中国艺术团、上海乐团、上海艺术团担任二胡独奏演员,这期间得到李慕良先生、蓝玉崧先生、刘明源先生、张韶先生等悉心指教。1978年调入上海民族乐团,任国家一级演奏员。闵惠芬女士曾於1963年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桂冠;1988年荣获上海文学艺术奖,荣获《上海之春 创作二等奖,1989年荣获中国唱片厂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奖,获全国优秀文化艺术工作者称号,1991年获《上海之春》优秀演奏奖。1994年荣获宝钢高雅艺术奖,她的名字已载入英国剑挢世界名人录。

她的演奏风格热情内涵,动人而不媚,夸张而不狂,哀怨而不伤,情感气势与神韵合二为一。她先后访问过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所到之处,均获高度评价,1973年,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大师奥曼迪称赞闵惠芬女士是一个“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她的演奏充满激情,发挥乐曲内涵,感人至深。由她首演的二胡名作包括:《长城随想》、《新婚别》、《夜深沉》等。

法国报纸评论她的演奏“ 连休止符也充满了音乐,有不可抗拒的魅力”。1977年她演奏的东北民间乐曲《江河水》曾使日本指挥大师小泽征尔感动得伏案恸哭,说“拉出了人间悲切,听起来使人痛彻肺腑”。波士顿交响乐团评论:“世界伟大弦乐演奏家之一”。

她还从事二胡曲的创作,作品有《洪湖主题随想》、《音诗心曲》等,由她录制的十个二胡独奏(唱片、盒带、激光唱片)收录了她演奏的大部份中国二胡名曲。由她首演的大型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刘文金曲)、《新婚别》(张晓峰、朱晓谷曲)、《诗魂》(徐仪曲)、《夜深沉》(刘念劬曲)、《川江》(杨宝智曲)已在国内外广泛流传,成为很有影响的二胡作品。

1981年艺术上正处盛年的闵惠芬女士不幸身患重症,五年间动过六次大手术和十五次化疗,但她始终顽强乐观,为重返舞台而拚搏。1987年9月,在首届中国艺术节,阔别六年舞台的闵惠芬女士终於复出,与中央民族乐团合作,成功地演奏了气势磅礴,技巧高超的大型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人们惊叹奇迹的出现,她娴熟、激情的演奏引起了观众强烈的震撼和轰动。而后闵惠芬女士随着健康的逐渐恢复,越来越以积极的姿态进行演奏、创作、讲学、教学等活动。近年来多次在新加坡、美国、港、澳、台进行访问演出。

闵惠芬女士演奏的曲目,题材广泛,风格丰富多采,充满了中华民族的风骨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