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5-7-20]钢琴圣手马克西姆名曲--震撼人心的《Exodus(出埃及记)》![]() ![]() 亚洲新古典王子、钢琴圣手马克西姆简介 战火纷飞的音乐之路 一个在和平世界生活的人是永远无法真正体会到战火纷飞岁月的凄惨的, 但一个引领时尚风潮的伟大的钢琴手便在这样枪林弹雨的日子中完成了他的艰辛音乐路。 马克西姆,1975年生于克罗地亚的亚德里亚海岸、一个叫做Šibenik的小镇,九岁开始学习钢琴, 随即展现他在钢琴演奏上过人的天赋。9岁获邀参加演出,3年后就能够和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海顿的C大调钢琴协奏曲。 1990年战争爆发,马克西姆和他的老师Marija Sekso决定继续坚持他的音乐课程。 他虽被困在地窖八天,但仍每天练琴七小时,并在战火中举行音乐会,宛如电影“战地琴人”剧情。 谈到这段经历,马克西姆说,当年战乱发生后,很多地方都很危险,音乐学校也停课两年, 他除了吃饭、睡觉外,就是专心练琴。现在看到“战地琴人”这部电影,会觉得很感伤,因为那段战乱的岁月又浮现上来。 “我们的小镇里到处都是枪弹,但是你不能因此而停滞不前——你必须生存下去。钢琴就是我的唯一”。 这个信念一直激励着他,在他于克罗地亚小镇举办首场个人音乐会之时;甚至在克罗地亚战争爆发之时, 虽然四周充斥着枪弹声,他还是坚持在音乐学院的地下室里练琴。直到现在,他对信念的坚持仍然是他获得这么多成功的关键。 掌声响起来 初试身手一鸣惊人 艰辛的努力并没有白白的付出,恶劣的环境并没有阻止他追求理想的脚步, 马克西姆在1993年赢得札格拉布音乐比赛钢琴大奖。“我一直认为这在我整个事业中是最大、最难忘的胜利”。 之后的五年他在札格拉布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演奏,再前往布达佩斯的李斯特音乐学院进修了一年。 在那段时期(1999年),马克西姆赢得鲁宾斯坦钢琴大赛最高荣誉。 2000年他定居巴黎,师事Igor Lazko。2001年又获得巴黎庞拓斯钢琴大赛第一名。这成为他事业的转折点。 当马克西姆回到克罗地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不断的电视录影和采访。他不久就推出了Gestures专辑。 2000年举行了盛大的唱片首发公演,剧院里座无虚席。整场表演汇集了激光束、干冰、电视墙…等视觉效果, 半数以上的观众都是低于30岁的。马克西姆说:“我总是希望能有新的突破,但是一旦音乐开始, 我不会允许有任何东西影响我的表演和人们的欣赏。当我开始演奏的时候,激光停止。我只是希望借此营造兴奋的环境”。 在下半场表演中,马克西姆则放弃了激光和电视墙,而身穿礼服,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 钢琴炫翻天 Maksim外在的魅力与独特的表演氛围吸引了克罗地亚知名的音乐家、也是作曲家Tonci Huljic (他曾帮辣妹写过好几首曲子)的注意,并将他介绍给音乐制作人/经纪人Mel Bush(同时也是陈美的经纪人), 让Mel惊为天人,立刻与马克西姆签下合约,并交由EMI Classics全球发行他的超重量级专辑 《The Piano Player钢琴手马克西姆》。 马克西姆(Maksim Mrvica)曾以他当时在故乡发行的克罗地亚出版的现代钢琴小品专辑《Gestures》为荣。 他原以为这张唱片只要能够象其他一般的唱片那样能够陈列在唱片店里就满足了。然而他错了。这张专辑成为 克罗地亚2001-2002年最畅销的古典跨界唱片,获得了被誉为克罗地亚格莱美的博灵奖(Porin)颁发的4项大奖, 包括最佳古典专辑奖。马克西 姆甚至被邀请作为博灵颁奖盛典的开场表演嘉宾——这是一项有史以来从未被 授予一位古典音乐家的荣誉,他的演出获得了轰动。Exodus 《出埃及记 电影主题曲》 第三首到了该专辑的 主打曲,“出埃及记”(Exodus)。关于原曲最熟悉的出处自然就是同名电影配乐了,不过电影中“出埃及记” 讲的可不是摩西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法老奴役的故事,但也和犹太人有关,是讲述以色列建国的辛酸历史。本 曲其实也不是就出自这个电影,原本就是演奏曲,加了词就做了电影主题歌。该曲目气势宏大,雄壮,很有悲 壮的历史感,熟悉欧美老流行经典的乐迷肯定不陌生。 马克西姆充分展现他神奇魔幻的诠演才华,让整张专辑充满的无限的惊喜。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马克西姆演奏古典的钢琴曲目时,展现出来的又是截然不同的沉稳内敛风格, 向死忠的古典乐迷证明他洗炼的钢琴演奏技巧,同样叫人低回沉醉。 历史背景 --出埃及记是描述摩西与他的门徒犹太人逃出埃及法老王奴役的经历. 君临天下,威风八方,摩西沉着镇定,凭着对主的信心拯救了以色列人。 “正如杖在摩西手中,摩西也在神的手中” 世界归我 蒙主赐予 英勇土地 古老疆域 晨光初现 山色旖旎 自由之邦 孩童嬉戏 携我的手 与我同行 壮阔大地 有我同行 危难之刻 与我相依 与主同在 赐我刚强 与主同在 赐我家乡 以我英勇 慰我家乡 以我身躯 慰我家乡 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前,在埃及经受长期的奴役与迫害,迫害最甚的时期被认为是埃及新王国 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Ⅱ公元前1292~1225)当政的年代。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统治的时期颇长, 在位时动用民力大兴土木,在尼罗河三角洲建设皇城,在卡纳克(Karnak)大殿建宏伟的圆柱大厅, 在孟菲斯(Memphis)树立巨大雕象与纪念碑等。拉美西斯兴建的皇城可能就包括了《出埃及记》1章中 所记的积货城比东与兰塞(Raamses),“兰塞”一名实际就是法老拉美西斯的名字。 拉美西斯二世年逾九十才死去,拉美西斯二世死后,他的儿子梅尼普塔(Merneptah公元前1225~1215)继位, 这时他也是一个年迈老人,国家大大削弱,所控制的属地不断发生起义。 公元前1223年,他还一度出兵镇压巴勒斯坦迦南人的叛乱。在他只维持十年的统治期间, 他努力要稳定动摇的帝国局势,但是已经力不从心,这时出现了被压迫的以色列人争取脱离被奴役境地的大好时机, 摩西和亚伦就在这大好的时机中,经过艰巨的斗争而率领被奴役的以色列人出离埃及。 如果摩西、亚伦面对面的这位埃及法老就是梅尼普塔,一般认为出埃及的年代是在这位法老统治的中期, 即相当于公元前1220年。正当这个年代里,以色列人从埃及的兰塞起行,向巴勒斯坦进发。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路线,按照地理位置,从埃及到巴勒斯坦,最近的路线是沿地中海海岸北上。 据说当时这条路线虽短,但沿线都有埃及防兵,不易通过,所以出离埃及的以色列人宁可绕道南行, 沿现在的西奈半岛南下。以色列人在进入圣经所记的西奈半岛之前曾渡过红海,《出埃及记》第14章记 埃及法老的追兵在以色列人渡海之后,全部被淹死于海中。《出埃及记》中的“红海”一词, 希伯来文读作Yam Suph,直译为“芦苇海”(sea of reeds),由于《七十子希腊文译本》将Yam Suph译为“红海”, 于是被沿用了下来(马丁路德重译的德文圣经,改译为“芦苇海”)。 今日地理上的红海全长达1932公里,最宽处402公里,最窄处209公里,而红海北端, 从西奈半岛南端处分为两汉,东为亚喀巴湾(长145公里,宽24公里)西为苏伊士湾(长200公里,宽29公里)。 原来“芦苇海”指的地段即红海西北段的苏伊士湾以北的湖海地区。今日的芦苇海地区,地理上可能已有变化, 并且在公元1869年开凿、修通了著名的苏伊士运河,所以已无法寻索当年渡海之处。 以色列人渡海后进入今日的西奈半岛,《出埃及记》上记载有经过的各站路程,从名称上看今日亦已无法确定其精确的地点。 摩西是犹太人民族立国之父,他依靠上帝的力量带领犹太人逃离埃及, 在上帝应许之地迦南恢复本民族民族简朴、自由的生活, 并重新建立对上帝的信仰,直到建立犹太人的国家。 在西奈山,他领会了上帝对人世间的律法,把律法传给了雅各的子孙,一直流传至今。 随着年事渐高,便指定约书亚,而不是他过于苍老、衰弱的哥哥亚伦,做自己的继承人。 然后,摩西登上了位于死海东岸的比斯迦山的顶峰,从那里俯瞰约旦河谷。 然后,孤独地死去,没有人知道他葬在何处。 摩西带领犹太人摆脱奴役,追求自由,建立自己的国家。 MV下载: 出埃及记--马克西姆[请用工具下载] MP3下载: 出埃及记--马克西姆 |
![]() |
|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