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8/1/2010](转)香港乐坛的黄金十年

而1987年夏季是令人难忘的,看看这些唱片就知道了:
  叶倩文的《甜言蜜语》在“中文歌曲擂台阵”上榜大半年,《甜言蜜语》、《黎明不要来》等不厌百回听。
  RAIDAS的《传说》不仅有富有特色的电子音乐作品《传说》、《某月某日》,还有感人肺腑的《别人的歌》、《倾心》。 《别人的歌》将一个酒廊歌手不甘一生唱别人的歌,渴求唱出自己真性情的心态表露无遗,被选为当年十大“劲歌金曲”之一;《倾心》 是乐队作品中的情歌经典,多年以后还被黄凯芹翻唱。
  达明一派最精彩的《石头记》!堪称香港歌坛里程碑式作品《石头记》是同名舞台剧(一部穿梭时空,探讨人性、之类的作 品,黄耀明一人分饰两角)的主题曲,其影响直到今天,也许还有以后的几个十年。遗憾的是这首87年电台播放率最高的歌却无缘“劲 歌金曲”总选。唱片中还有《马路天使》、《后窗》、《伤逝》等佳作。三“白金”的销量创下了乐队唱片的记录。
  张国荣《Summer Romance 87》也是他最好的唱片,主打歌是《无心睡眠》,郭小霖作品,张国荣参加东京流行音乐节的选唱歌。这首歌横扫大小流行榜,并夺走 “劲歌金曲”的“金曲金奖”。然而唱片中好歌还多的是,如《倩女幽魂》、《拒绝再玩》、《你在何地》、《共同渡过》、《情难自控 》……过档“新艺宝”的张国荣取得开门红,喜获七”白金 “!
  陈百强的《梦里人》也是很不错的唱片。《梦里人》原曲是其旧专辑《几分钟的约会》中的一曲《我爱白云》,经重新填词编曲 竟然脱胎换骨;和关正杰合唱的《未唱的歌》是继《摘星》后又一“大气”之作,陈百强证明了自己唱这一类歌并不逊色;其它歌如《错 爱》、《挥不去的你》、《我的故事》、《水手物语》等等都值得再三回味。
  蔡枫华唱出了最后的一首经典歌曲《绝对空虚》。蔡枫华本身就是无线电视台的劲歌金曲的主持人,在年度劲歌金曲的季选中, 发现他的一首歌居然被张国荣的一首歌临时顶替了,而这些名单是原先已经定好了的,(内地2005年7月也正在发生这种事情,某个 大型颁奖典礼,已经定给歌手黄征并以通知他来领奖的某奖项,突然发给了别人,结果黄征的好友羽泉也拒绝参加领奖了。),据说当时 张国荣有点得意洋洋,于是蔡枫华在自己主持的节目中说出了著名的一句话:“剎那光辉不等于永恒!”,由于得罪了张国荣,从此蔡枫 华被打入冷宫并消失了,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蔡枫华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都是疯疯癫癫语无伦次的,甚至最后在香港靠领取福利署的综 援金来生活,甚是凄惨。张国荣在后来的《沉默是金》中唱道:“自信满心里,休理会讽刺与质问”以及“是非有公理,慎言莫冒犯别人 ”,大家可以体会其中的含义了。(我一向很欣赏张国荣,更是他的影迷,唯有这件事是一个疙瘩,毕竟一个才华横溢的歌手被逼疯了, 即便他年少轻狂,惩罚也太严重了。)
  林子祥的《花街七十号》中的《敢爱敢做》以林子祥独有的狂歌方式给人极大震撼。
  林忆莲的《早晨……》是深受欢迎的温馨情歌,《灰色》为她首次夺得年度乐坛奖项,《灰色》更与张国荣的《无心睡眠》、蔡 枫华的《绝对空虚》谱成了香港一段最震撼人心的“绝恋三部曲”。
  张学友多路出击,不但出了第一张国语唱片,凭《旺角卡门》一片夺“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后,还接拍了一大堆垃圾影片。这回 推出的粤语唱片《太阳星辰》又有退步,尽管《太阳星辰》和《沉默的眼睛》很受欢迎。
  梅艳芳以较性感的形象出现:《烈焰红唇》。《装饰的眼泪》是一首绝对耐听的好歌。
  谭咏麟也不甘人后,推出《再见吧,浪漫》。《Don't Say Goodbye》和《痴心当玩偶》虽好,难掩其余大部分歌曲的平庸。
  达明、RAIDAS成功了,太极却不进反退,与原来的唱片公司谈不拢,几经转折才找到新主,出了《禁区》,反应一般,无 论是歌曲质素还是原创精神都备受非议。太极有一首歌,只在电台播过,没灌进唱片,形容自己目前处境最为恰当:《沉沦》。
  刘德华经一年沉寂后,《情感的禁区》销量接近“白金”,除《情感的禁区》外,《知己良朋》、《痴心错付》也是好歌,华仔 终于在歌坛站稳脚根了。
  杜德伟给人一个惊喜,由意大利人FARBIO CARLI 作曲的《等待黎明》传唱一时。
  钟镇涛也令人高兴,他不再继续傻气的“旅程”了,《听涛》大碟面貌一新,好歌有林敏怡作品《诚恳》、温拿名曲《让一切随 风》(伍佰曾改编为《爱你一万年》)等,唱片销量重上“白金”。
  陈慧娴也一改形象,以一曲凄美的《傻女》留住歌迷的心。
  这一年的新人没有创造张学友、刘美君式的奇迹,但也有相当不俗的,例如李克勤、吴国敬、黄凯芹、黄宝欣、BLUE JEANS等。作为第二届全港十九区歌唱大赛冠军跻身歌坛的李克勤歌声颇有点象他的偶像谭咏麟。“宝丽金”为他出了一张细碟《理 想的开始》,见《谁愿分手》、《手表》反应不错,今年就出了大碟《命运符号》,其中多首作品都是李克勤自己填词的,包括《月半小 夜曲》。吴国敬是乐队出身,一曲《玩火》大受青少年欢迎,《潜逃》的悲怆也被吴演绎得淋漓尽致,绝对要超过梅艳芳唱的另一版本《 FAITHFULLY》。黄凯芹原是香港电台的DJ,这回出唱片相当成功,自己作词作曲的《伤感的恋人》令他一炮而红。黄宝欣的 《浓情》是一首迷人的佳作,她与郑敬基合唱的《酒杯敲钢琴》更是家喻户晓,无怪乎唱片卖出“白金”数字。BLUE JEANS由三位大名鼎鼎的乐手黄良升、苏德华和单立文(后来演***《潘金莲》里西门庆的那位帅哥)组成,以《岂有此理》夺得 亚太流行歌曲创作大赛香港区冠军。 梦剧院由刘文娟、李敏组成,其清新的民歌风格令人心旷神怡,作品有《彩色相对论》等。这一年还出现了不少新乐队,如边界、COA COAS等等,但基本上都是一个月后就销声匿迹,让人难以记住。
  老歌手基本上都在慢慢步向衰落,如罗文的《朋友一个》、徐小凤的《梦飞行》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86年在尼泊尔拍《卫 斯理传奇》患上高山症几乎丧命的许冠杰也是一脸无奈,唱着《潮流兴夹BAND》时,心里也许在想:自己如何才能不被潮流淘汰?
  88年  
  
  87年底,谭咏麟宣布不再领取乐坛奖项,然而88年初他推出的《迷惑》是他又一张经典唱片。最早送上电台的“《知心当玩 偶》续集”《玩出火》名字不怎幺样,旋律歌词却绝对不差。唱片中有谭咏麟作曲的两首电影主题曲《偏爱》(与日本歌星早见优合唱) 、《爱的逃兵》,水准甚高。快歌《万能的你》、《假刺激》琅琅上口,《BABY》和《不见不散》则是越听越好听的情歌。谭咏麟的 唱片,往往最后一首歌最受欢迎,这次也不例外,梁弘志作曲的《半梦半醒》轻而易举地横扫大小流行榜。这张唱片在“中文歌曲擂台阵 ”(该唱片销量榜在88年 3月终止了播出)结束前的最后六个星期一直稳占冠军宝座,在后来三周的IFPI销量榜上也是第一。
  相对而言,张国荣的新唱片就略为逊色了。上回起了英文名的唱片好卖,这回继续起英文名:《Virgin Snow》 。唱片中最流行的歌曲是LESLIE首次作曲的《想你》,此外还有“百事可乐”宣传歌(张88年被挑选为“百事巨星”,应该是最 早的百事巨星了)重新填词的《贴身》、《继续跳舞》、《最爱》等。这张唱片比《迷惑》迟几周推出,却当了四五周“跟班”,令人有 少许失望。看来说张已压倒谭为时尚早。
  林子祥的新唱片是《林子祥创作加流行歌集》,林子祥亲自谱曲的《每夜唱不停》诚意之作,令人感动,两首改编歌曲《深夜里 》和《结伴同航》都是热门歌曲,演绎得非常出色。
  陈百强的《陈百强》水准较上一张(《梦里人》)为低,充塞了一堆平庸之作,如《神仙也移民》(改编自BANANARAM A的《LOVE IN THE FIRST DEGREE》)、《漫长盼望》(自己作的曲)、《超越分界线》等,还有一两首垃圾。唯一给人的惊喜是《烟雨凄迷》,陈百强对歌 曲寄寓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当时香港乐坛最红的乐队组合非达明一派和RAIDAS莫属,两者在88年初几乎同时推出了新专辑。达明的《我等着你回来 》整体水平不低于《石头记》,《溜冰滚族》、《情探》(被称为《石头记》续集)、《今夜星光灿烂》、《上路》(黄耀明首次作曲) 、《长征》、《那个下午我在旧居烧信》等都是达明迷不容错过也不会忘怀的作品。
  RAIDAS的《危险游戏》则相形见绌,《没有路人的都市》虽然很受欢迎,却算不上一流佳作,更不用说《危险游戏》(8 8年的禁毒歌曲)和《人海中我是谁》了。不过RAIDAS毕竟贴近大众一点,而达明的唱片被批评“没有突破”,因此两者的销量旗 鼓相当。RAIDAS在出了这张唱片后不久就宣布解散。
  颇具实力的BEYOND和太极也在年初先后推出新作。BEYOND的《现代舞台》收录了《旧日的足迹》、《冷雨夜》和《 天真的创伤》等“温和”作品,减少了狂叫和控诉,表示他们正一步步走出“地下”。太极表现依然一般,只有点题歌《全人类高歌》能 提起人们的情绪。
  已经有了不错的开始的黄凯芹、吴国敬也出了唱片。黄凯芹再次一手包办词曲的《伴侣》、吴国敬的《酒店大堂》都是给人深刻 印象的好歌。
  88年上半年最引人注目的是新人的大量涌现。
  亚洲电视台“未来偶像争霸战”的几届冠军先后有唱片问世,他们是张立基、甄楚倩和李达成。张的《你好吗》、甄的《深夜港 湾》均不错(不过听过关淑怡后来演绎的《深夜港湾》的话,你会觉得甄楚倩的版本实在是相形见拙,完全没有那个意境)。梅艳芳的“ 师弟”许志安、伴舞草蜢(从这时起把“草蜢仔”的“仔”字去掉了)也有了自己的专辑。DJ魏绮清、周美茵,谭咏麟的伴唱李美欣+ 李珊珊+黄早慧,林子祥的伴唱蔡立儿也一哄而上。
  新乐队方面:梦剧院以《飘去夏天》和《3/4日》 展现了她们的清新。由一群外国人组成的CITYBEAT出了一张粤语唱片,主音兼作曲John Loudon用不纯正的广州话唱的《土佬Johnny》引人发笑,表现父子情的《守望你》却相当感人。陈少伟和蒋志光、王利名又 组成了一支“风云”,这次成绩较差,很快又解散了。此外,还有年轻人的组合FUNDAMENTAL、友谊接触等等。
  三月底,商业二台作出了重大变革,全天播出中文歌。同一时间,香港乐坛的重要流行榜——“叱咤乐坛流行榜”开榜。这是一 个自称最公正的流行榜,每周统计四大电台的歌曲播放次数,再加上乐迷投票的因素而排定三十名座次。在电台媒介的大力推介下,香港 流行乐坛达至空前的繁荣,新秀老将齐齐加油,乐迷的选择也多了。
  林忆莲的《READY》就是一张公认的佳作,可谓她真正成熟的标志。《滴汗》、《下雨天》、《最佳男主角》、《你是我的 男人》等在流行榜上屡创佳绩。
  钟镇涛新婚燕尔,老友卢永强为他填了《两点水》,简直是甜蜜无比,可谁又想到今天和章小蕙会成仇呢?
  卢冠廷唱出了他并非最好但是知名度最高的《但愿人长久》。
  BLUE JEANS起了中文名“蓝战士”,其大碟《蓝战士》一度夺取销量榜冠军。较为人熟知的是林振强填词的《人生酒库》。 很多人由于受到网站上的文章以讹传讹的影响,把蓝战士和太极乐队分不清楚,甚至很多网站上写的都是太极乐队的《蓝战士》专辑。这 里向乐迷澄清一下,蓝战士和太极是两个乐队,太极乐队也没有出过《蓝战士》这个专辑,《蓝战士》这个专辑是蓝战士出的,一些经典 歌曲《蓝战士》、《人生酒库》、《无聊的游戏》、《岂有此理》、《下雨天》都是蓝战士的作品。
  相对而言,杜德伟、张学友和徐小凤都叫人失望。FARBIO为杜作的第二首歌《ANIMA》(“灵魂”之意,大概是意大 利语)比《等待黎明》差了一截,其它如《错了》等也是一般水准。张学友继续下滑,其《昨夜梦魂中》配器出色,无奈词曲苍白,让人 听得难受,《天变地变情不变》(后来出了国语版《明日约定》)是学友的第一首“叱咤”冠军歌,却明显缺乏亮点。小凤87年凭《流 下眼泪前》夺得她的最后一个年度歌曲大奖,然而88年的表现令人苦笑,《真爱又如何》改自《一无所有》,《重逢》改自《南泥湾》 ,都是不堪入耳。
  香港乐坛最强的歌手在88年夏季展开了新的较量,精彩纷呈。
  梅艳芳以雍容华贵的形象出现,新唱片《梦里共醉》有多首名曲的粤语版,如《梦里共醉》(《末代皇帝》)、《STAND BY ME》、《爱你等你》(《MAYBE IT'S you》)等。叶倩文以《美梦记心中》夺了三周“叱咤”冠军,后劲更是凌厉,《祝福》六周冠军让人眼红不已,《只有它》成绩也不 差。《祝福》的巨大成功使叶倩文首次推翻了梅艳芳的垄断地位。
  陈百强的《从今以后》本来也不错,碰上了《祝福》不免败下阵来,只当了几周“叱咤”榜亚军。他的唱片《无声胜有声》里还 有《无声胜有声》、《孤寂》、《Don't cry for me》等好歌。
  张国荣的《HOT SUMMER》没多大起色,但《HOT SUMMER》、《热辣辣》、《无需要太多》等在流行榜上还是相当风光。
  谭咏麟的《拥抱》大碟销量也不错。《八十岁后》、《拥抱》、《水中花》均是流行榜的热门,《变奏》给人的印象也很深。
  BEYOND的刘志远退出后,四人的组合推出了有转折点意味的唱片《秘密警察》,大众化的《冲开一切》、《大地》、《喜 欢你》甚受欢迎,一举成为可与达明一派分庭抗礼的劲BAND。有人批评他们放弃重金属摇滚作风是“出卖理想”,BEYOND也很 无奈,因为他们还要吃饭,还要继续生存下去。
  而达明则出了《你还爱我吗》,风格略作改变,带给人一种热带的气息。大碟中还收录了反映畸恋的经典之作《禁色》、“《石 头记》第三集”《半生缘》和《末世情》等作品。
  许冠杰痛定思痛,终于推出一张由圈中朋友创作为主的唱片《SAM & FRIENDS》。其中最出名的自然是张国荣作曲,许张合唱的《沉默是金》,这一曲让阿SAM 荣获了久违的“十大劲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奖。
  达明作的《我是航天员》和BEYOND作的《交织千个心》比较,后者明显胜出。而许冠杰自己作的《不速之客》也有一定水 平。
  李克勤以《夏日之神话》首次夺取“劲歌金曲”季选,领奖时不迭地感激他的偶像谭咏麟,若非阿伦退出,这奖恐怕还轮不到他 头上。同名大碟中还有《仍是老地方》和《大会堂演奏厅》等好歌。
  陈慧娴在年初就传出准备退出歌坛出国留学的消息。唱片《秋色》中的一首《几时再见》(改编自《When will I see you again》)正是其心情的反映。唱片中最流行的是《人生何处不相逢》,而《凌晨旧戏》和《秋色》则是值得再三回味的佳作。
  88年最突出的新人是年底初试啼声的关淑怡,其《叛逆汉子》和《冬恋》很受欢迎。不愧是歌唱比赛冠军,功底相当深厚。
  以下是一些上面没提到的好歌:
  林子祥的《真的汉子》,林子祥充满阳刚之气的又一经典之作,尤以与太极合唱的一段最令人振奋。温拿乐队的《千载不变》, 温拿15周年纪念作品。钟镇涛、谭咏麟优美的曲调加上卢永强精彩的歌词使它成为歌颂友情的名曲。杜德伟的《忘情号》,拥有特长的 前奏,整首歌把一个坐在列车上四出闯荡,却始终无法忘却已逝爱情的男人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徐日勤和林夕,任何一个都是信心保 证。陈慧娴的《JOLE TAXI》,改编自一首法文歌,最难得的是陈少琪的词也充满了法国式的浪漫。夏韶声的《结他低泣时》,借物喻人是林振强的拿手好 戏,夏韶声的演绎为歌曲增色不少。达明一派的《今天应该很高兴》。挚爱的好友纷纷移民,热闹的圣诞夜如何还能让人高兴起来?

香港流行乐坛经历了88年的辉煌后,歌迷们自然期盼89年会更激动人心,然而最后却未能如愿。谭咏麟水平停滞不前,甚至有退步迹 象。89年真正的全新专辑是《爱念》及《忘情都市》,与他前几年的经典唱片的水平相去甚远。《爱念》、《情义俩心知》、《独醉街 头》等歌在芸芸阿伦作品中只能算小有名气吧?!而电台常播的《你知我知》等更是近乎垃圾了。张国荣也出了不少唱片,真正“全新” 的包括了《LESLIE》和《SALUTE》。前者包括了《侧面》、《由零开始》和《暴风一族》等精彩之作,后者则是翻唱LES LIE心爱的“别人的歌”,附带向作者和原唱者“SALUTE”,包括《滴汗》、《童年时》、《从不知》等,经过张国荣精心演绎 的作品果然不同凡响,大部分歌曲都超越了原先的水准。89年的张国荣真正完全彻底地压倒了谭咏麟。但是,他的表现并不能说是自己 的最佳水平。年底,在《风再起时》,张国荣无憾无悔(?)地宣布引退了。梅艳芳88年被叶倩文杀败,89年卷土重来夺回了“女王 ”宝座,但谁都看得出她已是强弩之末。《淑女》矫柔造作的造型并不讨好,《夕阳之歌》与陈慧娴闹了“双胞胎”(其实还有蓝战士的 《无聊时候》,不过此曲无法与前两者相比),被普遍认为稍逊一筹。陈百强88年的两张唱片显示了不凡的表现能力,89年却走向平 庸。刚举办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广州演唱会的他推出了《冬暖》,《盼三年》、《感情到老》、《长伴千世纪》感觉尚可,却没有什么 出彩之处;《爱的伤痕》又一次证明他不宜唱快歌。这也是他在EMI的最后一张个人专辑,然后他回到了WEA 。丹尼回巢后推出了《一生何求》,除了点题歌外为人熟知的歌很少,实际上《对不对》和《心碎路口》还是不错的,只是唱片中另有不 少糟糕的作品。叶倩文则是比较令人失望的,只唱了《面对面》、《最暖是我家》这些默默无闻的歌,全无去年的威势。相比之下,林忆 莲和陈慧娴的成绩就好得多了。林忆莲的《依然》是年度的“金曲”,快歌《烧》、《讲多错多》也非常流行。陈慧娴的“告别专辑”《 永远是你的朋友》引发了抢购狂潮,据传有接近七白金的销量,当中好歌如云:《千千阕歌》、《最后的缠绵》、《夜机》、《Danc ing Boy》、《冰点》、《真情流露》……前几张唱片均突破白金销量的达明一派,其《意难平》只为他们带来一只“金唱片”,不过《忘 记他是她》、《四季交易会》、《天花乱坠》、《爱在瘟疫蔓延时》等曲还是非常出色。年底推出的《神经》则又卖出了一个“白金”, 其中收录了《天问》、《十个救火的少年》和刘以达第一次“开金口”唱的《排名不分先后左右忠奸(无大无细超)》。BEYOND以 一曲《真的爱你》再夺年度的歌曲大奖,声势已经超过了达明一派。他们的《岁月无声》、《逝去日子》等歌曲也很受欢迎。在BEYO ND、达明的掩盖下,太极也不甘示弱,唱出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留住我吧》。“蓝战士”后劲不足,《奇遇》、《人到无求》等不太为 人接受。他们很快就“散BAND”了,最离奇的是单立文后来竟成了三级片明星。CITYBEAT的新唱片与上一张相比并不逊色, 有相当不错的《暖流》、《追寻》、《表演过后》等,无奈市场反应未如理想。CITYBEAT随后就在香港乐坛消失。刘诺生(Jo hn)从事作曲,他第一首作给别人唱的歌就是《爱念》,填词的是原“友谊接触”成员张国祖。另一支较受欢迎的组合”梦剧院“在唱 出《片雾片雨》、《天生一对》等作品后也宣布解散。香港乐队风潮渐渐消退了。老歌手们的表现比较糟糕。许冠杰算是好的了,虽然没 有再创高峰,但是它的《阿郎恋曲》仍是令人难忘的佳作。徐小凤的《一缕情丝》无法引起人们的注意。林子祥整年都没有什么歌能让人 留下深刻印象。而罗文、甄妮、关正杰等基本上销声匿迹了。当然,也有歌手给人们带来了惊喜,张学友就是。虽然他过去一年处于低谷 ,唱片滞销,电影也不卖座,几乎令他失去前进的信心,但是89年他终于重新奋起了,首先,他凭着《Linda》、《Cry》、《 给我亲爱的》(与陈慧娴合唱)唤回了人们的注意,然后,在年底,《只愿一生爱一人》唱片使他回到了顶尖歌手之列。这张唱片除点题 歌曲外,还有《夕阳醉了》、《亲亲》、《忘情冷雨夜》、《你没有错》等脍炙人口的歌曲。久违的周启生,给歌迷们带来了《天长地久 》和《又是下雨天》这样醉人的作品。钟镇涛推出了他在“宝丽金”的最后一张专辑《看海的日子》,收录了改编自《Right Here Waiting》的《红叶斜落我心寂寞时》,甚为流行。89年外貌还是非常俊朗的刘德华,一改风格以摇滚味道的《我恨我痴心》打 进流行榜,这个勇敢的尝试至少是没有失败。拓宽歌路而且为歌迷所接受,刘德华没有成为第二个吕方,也为他走向成功创造了基础。李 克勤的表现也令人刮目相看,《此情此境》和《一生不变》两张唱片都有不俗的销量。《深深深》、《蓝月亮》、《一生不变》都是热门 之作。苏芮创造了在香港歌坛的最后辉煌,夺取了“叱咤乐坛流行榜”的“至尊歌曲大奖”。凭什么?《凭着爱》。关淑怡乘胜前进,唱 出了她最好的歌《难得有情人》并首夺年度歌曲大奖。草蜢也有进步,《红唇的吻》、《岁月燃烧》、《ABC》 颇受年轻人的欢迎

90年代初,香港的原创作品比例持续下降,相反台湾的流行歌曲创作却出现一个高潮,于是有了宝岛流行音乐的大举进军香港。象童安 格、伍思凯等纷纷在港推出唱片,都得到歌迷热烈捧场。罗大佑的“音乐工厂”系列也获得不俗的销量。用台湾的国语歌改编成粤语歌也 成了一股潮流。除了上面提到过的歌曲之外,《耶利亚女郎》、《梦醒时分》、《想念你》、《我把心遗落在1989》、《我悄悄的蒙 上你的眼睛》甚至《只有分离》等都有了粤语版。《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在86年就曾有林忆莲唱过粤语版,90年谭咏麟关淑怡又唱 了另一套粤语歌词。同时,一些香港歌星也先后开辟了台湾市场,例如林忆莲、杜德伟、草蜢、刘德华、黎明等。林、杜后来甚至以台湾 作为发展基地。92年是“四大天王时代”的正式开始。“四大天王”的称呼实际上在郭富城还没出粤语唱片时就流传开了。由于郭发展 势头迅猛,而乐坛大部分歌星的表现不佳,因此就有好事者把他和刘、黎、张这几位香港最红的歌手并称“天王”,没想到他们竟然长期 屹立不倒,许多年过去,还是在乐坛占统治地位,足见今天的乐坛是何等的缺乏活力和生气。92年,郭富城逐渐把发展重点移回香港, 并推出了首张粤语唱片,其中《第四晚心情》、《我为何让你走》分别获得“十大劲歌金曲总选”和“十大中文金曲”的歌曲奖,其余歌 曲都不怎么流行。很明显他在四人中是声势最弱的。黎明则有《我的亲爱》、《我来自北京》、《但愿不只是朋友》等“年度金曲”,《 我会象你一样傻》、《一夜倾情》、《我爱ICHIBAN》也颇受欢迎。刘德华上半年发展不顺,唱片《爱的空间》反应平平。幸好后 来跳槽“华纳”,推出《真我的风采》才稳住阵脚。他以《长夜多浪漫》(实际上是去年的歌)、《真我的风采》、《独自去偷欢》等在 年度颁奖礼上出了不少风头,并蝉联了“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奖”。论到实力和销量,张学友自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真情流 露》唱片使他成为香港第三个单张专辑超越“八白金”的歌手,唱片中十首歌竟有九首成为流行榜大热,包括《爱得比你深》、《分手总 要在雨天》、《偷闲加油站》、《相思风雨中》、《暗恋你》、《明日世界终结时》等。而下半年的《爱。火。花》还没有推出市面就有 “六白金”的订单,当中的《还是觉得你最好》、《你是我今生唯一传奇》也为学友赢得不少奖项。这两张唱片的佳绩显然是香港乐坛的 最后辉煌。张学友的耀眼表现令广播界的女强人俞铮振奋不已,在“劲歌金曲总选”颁奖礼上称他为“歌神的接班人”,当时她正要为他 颁“金曲金奖”(《分手总要在雨天》)。香港的第一个“歌神”许冠杰在92年初,乐坛新时代到来之际宣布《急流勇退》。香港最大 的两家唱片公司“宝丽金”和“华纳”各自推出旗下歌星演唱许氏名曲的唱片,以纪念他为香港流行乐坛作出的贡献。第二位“歌神”谭 咏麟依然在唱,但是他的歌曲质素、歌声、影响力已今非昔比。已经滑入低谷的陈百强也准备退休,然而不幸的是就在灌录最后一张唱片 的期间忽然昏迷,大约一年后逝世,年仅35岁。他留给人们的最后一首歌叫《亲爱的你》。林子祥的新唱片尽管销量平平,却出乎意料 地出色,包括他的第二首串烧歌《街头霸王榜》和电视剧插曲《改变常改变》、《人海中一个你》,还有《将心意尽诉》等。像这种从头 到尾感觉良好的唱片以后也很难找到了。李克勤在唱了《只想你会意》、《MYMELODY》、《红日》等一堆还不错的作品后毅然转 投“星光”,星途没走多久就开始暗淡了。黄凯芹也选择了“飞图”,出了第一张唱片《晚秋》,下沉得更快。叶倩文在女歌手中还算一 枝独秀,有《潇洒走一回》、《红尘》、《情人知己》等冠军歌。越来越背离大众的林忆莲只有《没有你还是爱你》、《不如重新开始》 等曲,已经无法对叶倩文构成威胁。陈慧娴正式推出了新专辑《你身边永是我》,没有给人带来惊喜。王靖雯凭《容易受伤的女人》一炮 打响,从此步入坦途。BEYOND依然是香港的头号乐队他们在92年有《长城》、《遥望》等作品面世。BEYOND除香港、台湾 外,还远赴日本发展,这也导致了93年黄家驹的意外身亡。另一支活跃的组合则是草蜢,《又爱又恨》、《永远爱着你》都是相当流行 的。92年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新人(以后也很少了),较引人注目的是青春组合张智霖和许秋怡,他们的《现代爱情故事》和《片片枫叶 情》红遍了粤港大小卡拉OK。在注重外表多于实力的“新时代”,五音不全的何婉盈也凭改编自《萍聚》的《再见亦是朋友》(与曾航 生合唱)到处扬威。香港的流行乐坛越来越叫人失去信心。   此后的香港乐坛乏善足陈。整个世界的流行乐坛都在失色,令词作者们难以找到好曲改编,而本地的创作虽逐年增加,质量却越来越 差,只有《哪有一天不想你》等极少数作品偶尔露峥嵘。“四大天王”一直保持明显优势,几乎所有好一点的歌都让他们“抢走”了,其 余歌手欲求发展倍感困难。到了今天,香港的乐坛呈现一派虚假的繁荣,向我们的耳朵拼命充塞的常常是一堆苍白无力近乎垃圾的“歌曲 ”和“歌声”。作为一个长期接触香港流行音乐的歌迷,就只能深深地叹息一 声,然后在无奈中一次又一次地回忆那让人感动的老歌,那让人感动的香港歌坛的昨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