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09]【祝T班新婚快乐】马友友21岁首张专辑 Finzi Cello/Clarinet Concert

馬友友21歲首張專輯Finzi Cello/Clarinet Concerto《芬濟大提琴協奏曲、單簧管協奏曲》(320k/mp3)







【 馬友友21歲首張專輯 】

《芬濟大提琴協奏曲、單簧管協奏曲》

(320k/mp3)







專集名稱:芬濟大提琴/單簧管協奏曲
Finzi Cello/Clarinet Concerto
發行年份:2007年
發行公司:英國 Lyrita
唱片編號:B000OCZ1OO
(320K/mp3)

演奏家:

單簧管:約翰·丹曼 John Denman
大提琴:馬友友 Yo-Yo Ma
指揮演奏:韓德利 Vernon Handley
演奏樂團:新愛樂與皇家愛樂管弦樂團






專輯介紹

★ LP時代TAS發燒名盤,首度CD發行
★ 華裔知名大提琴家馬友友生平處女作
★ 細膩琴藝與豐富音樂性充滿不可抗拒魅力



出身于意大利與德國猶太家庭的英國作曲家芬濟(1901-1956),從師于作曲家法瑞爾(Ernest Farrar)與管風琴家拜爾斯托(Edward Bairstow)。后經指揮家包特建議,拜在莫瑞斯(R.O. Morris)門下學習對位,并與作曲家佛古森(Howard Ferguson)與魯布拉(Edmund Rubbra)成為好友,更請益過大師霍爾斯特和佛漢·威廉士,其音樂則承襲自艾爾加、派瑞(Hubert Parry)與史丹佛(C.V. Stanford)等英國傳統。芬濟雖以歌曲與合唱作品在英國音樂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在器樂方面也有不凡的表現,本輯即收錄他作于1949年最受歡迎的豎笛協奏曲,以及他的最后一首器樂大作大提琴協奏曲,由華裔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擔綱演奏。本片是馬友友生平處女作,首張專輯,細膩的琴藝與豐富的音樂性,在舒暢而溫暖的錄音下充滿不可抗拒的魅力。本片是首度以CD形式發行。

身為一位相信藝術家是文化首要代表的和平主義者,芬濟以歌曲作曲家聞名于樂壇,他的大部分歌曲集都具有詠嘆調的風格,伴奏的譜寫都是以提供歌者的要求為主,一些小型的管弦樂作品也都具有回憶的風格。芬濟的旋律與和聲處理受到艾爾加與佛漢.威廉士的影響很大,而他的作品里也強烈含有巴哈音樂的影響。

芬濟是英國船商之子,于1914年向Ernest Farrar學習音樂,當Farrar因第一次世界大戰上戰場時,芬濟轉而向Edward Baristow學習。1925年在指揮家包爾特的建議之下,芬濟前往倫敦向Morris學習對位,而于1930-1933年之間,芬濟即在倫敦的皇家音樂學院教授作曲法。1933年芬濟娶Joyce Black為妻,1935年他們兩人搬到威爾特郡的Aldbourne,1937年依照他們的設計,在漢普郡蓋了一座小屋,在那里芬濟專心地作曲,建立一個音樂圖書館,細心照料他們的蘋果園,偶爾還會到外地旅行。1939年冬天,芬濟建立了由一群業余的音樂家所組成的紐貝利弦樂合奏團,因為芬濟共不是一位鋼琴家,也不是位歌唱家,這個樂團成為他要發表新作的實驗樂團,而且因為這個發表的管道,芬濟成為許多青年演出者與作曲者的推動人,他維持這個團體至1945年才告解散,當時他在倫敦的戰爭運輸部門工作。

1951年芬濟經檢查確定得到了白血病,他被告知大約還有十年的日子可活,不過他卻不讓外界得知這個消息,只有家人知道,而他還是維持原來的生活型態,繼續從事作曲;1955年芬濟在皇家音樂大學舉辦演講,對英國歌曲的美學與歷史提供一種陳述。

不過,白血病引起的身體虛弱,讓芬濟挺不住傳染病的威脅,在1956年參加格洛斯特音樂節之后不久死于帶狀皰疹。在他死后,生前所建立保存1740-1780年音樂資料的圖書館,當時是全英國公認收集相關音樂資料最齊全的圖書館,捐贈給伐夫郡的圣安德魯大學。(文/徐鵬博)

--以下文字摘錄自樂多日志 - woyte的樂興之時--

英國作曲家芬濟(Gerald Finzi,1901-1956)于1901年出生,父親是成功的英國船商。他創作約有四十首的作品,以歌曲作曲家聞名于樂壇。他對文學非常喜愛,本身搜藏了相當多十七世紀的文學作品。

除了歌曲,芬濟也創作不少協奏小品,都是一些未完成協奏曲的殘篇。他的單簧管協奏曲應該是他最著名的協奏曲創作,另外還有一首大提琴協奏曲,是他最后的作品。

長久以來芬濟一直想創作《大提琴協奏曲》,直到由大提琴手出身的英國指揮家巴比羅里(Sir John Barbirolli,1899~1970) 委托他為1955年第十一屆的撤騰罕國際音樂節(Cheltenham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Music)來創作《大提琴協奏曲》后才將心愿完成,并在當年7月19日就由巴畢羅里指揮哈雷管弦樂團(Halle Orchestra)與大提琴家邦廷(Christopher Bunting)在音樂節上首演。

其實芬濟在1951年經過檢查后,被告知罹患白血病,只剩約十年可活,不過他只讓家人知道,依然維持原來的生活型態,繼續作曲。只是,白血病引起的身體虛弱,讓芬濟無法避免傳染病的威脅,在創作這首《大提琴協奏曲》時,芬濟已感覺自己的時間并不多了。他在1956年參加格洛斯特音樂節之后不久死于帶狀皰疹。





曲目


單簧管協奏曲Op.31
(Concerto for Clarinet & String Orchestra, Op. 31 )
New Philharmonia Orchestra

01. I. Allegro vigoroso 8:51
02. II. Adagio ma senza 11:52
03. III. Allegro giocoso 8:36



大提琴協奏曲Op.40
(Concerto for Cello & Orchestra, Op. 40 )
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04. I. Allegro moderato 16:52
05. II. Andante quieto 14:38
06. III. Adagio - Allegro giocoso 9:35









01. I. Allegro vigoroso ( 低音質 wma/ 64k)



       





下載
================================================

&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










本專輯只限試聽 版權屬發行公司擁有
請勿作商業行為 也請24HR後刪除 若你喜歡請購買原版



本帖被评分 1 次
最后编辑shipman2 最后编辑于 2009-11-20 11:40:08
由於百度網盤 對於台灣網友與對岸限制 以至於過去的鏈結不見 深感抱歉!!!
若能見時可能他們放寬了!!!
*** 上傳的文件 若失效就不再傳了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