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2009]四川南坪小调--《月儿落西下》赏析






《月儿落西下》这首民歌,也叫南坪曲子,据传已经流传了至少2000余年,。这首曲子曲调琅琅上口,女声小合唱的效果非常柔美,中间的古筝,笛子,二胡的间奏也十分和谐。多段歌词靠一段曲调的重复来演唱也是传统民歌的特点之一。九寨沟就在南坪县里,在九寨沟出名之前,南坪是因“南坪小调”而闻名。著名的四川民歌《采花》,《绣荷包》等就是南坪的曲子。九寨沟闻名之后,南坪县改叫九寨沟县。巴山的土著山民在那个时候就能创作出这么优美的曲调,令人惊叹。高超的手法产生强烈的表现力,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因而才被广泛流传。俗话说“食养身、歌养心”。自古以来,交通不便,生活的艰辛,使热爱生活的先辈们把悲欢、希望、爱情和汉、藏、回以及南北的文化巧妙地融合在“南坪民歌”之中,其演唱风格有北方的刚劲、爽朗,曲调进行却有南方音乐的柔和细致。每到夜晚,每个村寨都有歌声在萦绕飘荡,而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容更成为当地人民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唐朝从西域传来的琵琶弹奏就是横着弹的,所谓的“横抱琵琶半遮面”。1000多年后明朝江南的琵琶已经从横着弹变成竖着弹了,而南坪还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基本形式为用横抱弹拨的琵琶伴奏演唱,常配以瓷碟、碰铃等打击乐器,琵琶呈柳叶形。南坪曲子主要是当地人民自娱性的演唱,在农村尤为盛行,是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演唱形式非常自由,由一人至多人弹唱,另一些人伴奏帮腔。山民们结束了一天的劳作,聚于庭前树下,或围坐火塘旁,弹起三根弦的琵琶,敲起瓷碟碰碗等引吭高歌,气氛十分热烈。南坪小调歌词内容广泛,包括爱情生活、农耕生活、历史传说故事等题材,像这首《月儿落西下》,就是女子相思的题材。演唱形式多为独唱、对唱、一领众和、齐唱等。

《月儿落西下》长达700余行的爱情悲剧叙事诗歌,由序、进五香酒、十绣、十写、十劝、十送、十许、十二月等八章组成,故事情节完整、曲折、生动,所用方言土语通俗易懂,比赋传神独特,书面语言不可替代;音乐旋律低沉婉转,如泣如诉,词曲情景相融。《月儿落西下》中男女主人公的情爱悲剧是昔日巴山人爱情悲剧的真切写照,女主人公对爱的执着和忠贞,书写了大巴山女性人性中极其光辉的一页。无论是篇幅,还是故事情节、文学价值,可与《孔雀东南飞》媲美。2008年6月14日“南坪曲子”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存曲目有一百多首。[文字来自网络]

四川南坪小调--《月儿落西下》歌词

月儿落西下呀,秋虫叫喳喳呀,想起了情郎小呀冤家呀、心里乱如麻。

秋雨连绵下呀,西风冷透纱呀,痴空台前来占呀个卦呀、注眼看灯花。

取出信签纸呀,提起羊毫笔呀,写封信儿呀带呀到去呀、先从郞写起。

处处心腹事呀,珠泪往下滴阿,记起呀情郎我呀和你呀、并无二心意。




       


本帖被评分 1 次
最后编辑wchao18606 最后编辑于 2009-10-19 12:31:12
声乐器乐.乐此不疲;听歌赏乐.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