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2009]亚洲第一男旦吴汝俊昆曲专辑《梅派经典剧目演唱专辑第六集-梅派昆曲唱腔》(320K MP3)



写在前头

之所以发本专辑,是因为今天上午看到以前发的这张专辑中的单曲被顶上来了,看了一下回复,有网友回复到
[



引用:
原帖由 capeman 于 2008-9-14 2:00:00 发表
听上去还凑合,但不是正宗昆曲。《牡丹亭》也不是梅派经典。昆剧里没有这种派别。回复下看看有什么曲目。


真是无语,梅派剧目那么丰富,在加上现在媒体很少介绍这方面的东西,使许多人对梅派艺术不了解,为正视听,而发此专辑,并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介绍梅派特点和剧目的东西,一并传上。


欢迎大家对音乐发表感想或见解!











专辑名称 吴汝俊 梅派经典剧目演唱专辑
.                第六集梅派昆曲唱腔
专辑演唱: 吴汝俊
专辑出版 中华文艺音像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5年
ISRC: CN-A49-05-369-00/A.J8
产地: 中国大陆




    吴汝俊的出名先是缘于一把京胡。后是缘于“吴氏青衣”。吴汝俊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1984年,22岁的吴汝俊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京剧院,为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耿其昌等京剧名家担任琴师。与刘长瑜、杜近芳、袁世海等京剧名家有过广泛合作,20出头即领一代演奏风。一把京胡在吴汝俊手中,运拨推揉之后,便珠玉飞溅,曼妙琴音令人遐思神迷。尔后,吴汝俊创立了京胡轻音乐演奏法,再创京胡交响曲合奏,令人耳目一新。传统乐器与西洋交响乐交融,通过高难度的指法弓法,用琴声描述出百鸟争鸣,莺飞草长,大江东去,金戈铁马的优美意境,开拓出京胡演奏的广阔空间。吴妆俊由此为自己赢得“京胡奇才”的美誉。赴东瀛演奏时曾几度引起轰动,拥有众多“琴迷”。
  
    似乎是“不经意”间,吴汝俊从乐池走向台前,甩起水袖,跑着圆场,成了“吴氏青衣”,京剧男旦。琴师和男旦是两个迥然不同的行当,吴汝俊在两个行当之间迅疾而自然地飞翔让许多人惊奇。这与众多演员科班出身、十年苦功的从艺之路大相径庭。
  
    吴汝俊天赋好,有悟性。看多了别人的唱念做舞,“眉目传情”,吴汝俊的京胡伴奏带有了灵性。他时常在台下翘起兰花指走碎步,揣摩台上演员的手眼身法步。吴汝俊本与京剧有缘。父亲是京胡演奏家,母亲是京剧老生演员,浑身内外浸润着京剧基因,加上“喜爱”这个最好的老师。有一天,吴汝俊发现自己的嗓音原来可以真假相谐、高低自如之后,他在京剧舞台“凌波微步”的时代由此开幕,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昆曲又称昆剧。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早在明初就有昆山腔。历经数代艺人的发展。昆腔传入北京,迅速取代北曲的地位,受到了士大夫和群众的欢迎,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时人称为官腔。   
 
    昆曲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曼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奏乐器,使昆曲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著称。由于表演艺术的全面发展,脚色行当自然越分越细,如老生分副末、老外、老生;小生分官生、小生、巾生;净分大面、白面、二面、小面;旦分老旦、正旦、作旦、刺杀旦、五旦、六旦、耳朵旦等。各行脚色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这些程式化的动作语言,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心理情绪、渲染戏剧性和增强感染方面,形成了昆曲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至今浙江、上海、南京、北京还有独立的昆曲剧团,继续演出。”



    《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在小说中,杜丽娘还魂后,门当户对的婚姻顺利缔成;而在戏曲中,汤显祖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创造性劳动,把小说中的传说故事同明代社会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它具有强烈的反礼教、反封建色彩,焕发出追求个性由的光辉理想。汤显祖描写杜丽娘的美貌很成功,而描写杜丽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牡丹亭》写出,她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通过杜丽娘的形象,《牡丹亭》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第六集 曲目


01 《牧丹亭》 “袅晴丝吹来闹庭院” 步步娇
02 《牧丹亭》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皂罗袍
03 《牧丹亭》 “没乱思春情难谴” 山坡羊 .
04 《雷峰塔》 “顿然间鸳鸯折颈” 山坡羊 .
05 《雷峰塔》 “忒硬心怎不教人两泪零”  .
06 《雷峰塔》 “曾同鸾凤衾” 金洛索    .
07 《奇双会》 “进衙来不问个祥和细”    .
08 《奇双会》 “你父若在监禁内”        .
09 《奇双会》 “一言诉不尽心中苦”      .
10 《奇双会》 “爹爹名字叫李奇”        .
11 《奇双会》 “生母王氏早归阴”        .
12 《奇双会》 “拷打春华悬梁自尽”      .
13 《奇双会》 “我继母败人伦”          .







吴汝俊扮演的西施





《牧丹亭》 “袅晴丝吹来闹庭院”



[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

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瑱。

可知我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吴汝俊的优美扮相




试听曲:吴汝俊 - 《牧丹亭》 “袅晴丝吹来闹庭院” 步步娇-醉扶归(192K MP3)


       



专辑本地下载


(320K MP3)

================================================

&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



梅派  梅兰芳创立的“梅派”艺术,是京剧旦行中首先形成的,影响极其深远的京剧流派。“梅派”主要是综合了青衣、花旦和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在唱、念、做、舞、音乐、服装、扮相等各个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将京剧旦行的唱腔、表演艺术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梅派”艺术的特点是从不强调特点中来体现的。梅兰芳所创立的“梅派”,也和其他京剧流派一样,在承师前辈艺人的基础上,走自己的创新发展道路。梅兰芳从吴菱仙所学到的戏,基本都是京剧青衣应工的开蒙戏,从陈德霖、王瑶卿等所学到的也都是规规矩矩的传统老戏。梅兰芳不仅在唱、念、做、打方面,样样精通,在继承前辈艺人的艺术风格中有所创新与发展,形成独树一帜的京剧旦行流派--梅派,另外在表演、服装、音乐、化妆、舞蹈、舞台灯光等方面,也有改革与创造。
  
  代表剧目有《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女起解》、《水斗断桥》、《奇双会》、《宇宙锋》、《廉锦枫》、《天女散花》《木兰从军》、《抗金兵》、《生死恨》、《西施》、《洛神》、《穆桂英挂帅》等。
昆曲有《思凡》、《乔醋》、《闹学》、《游园惊梦》等。



相关链接



京胡音乐演奏大碟:吴汝俊《梦乡》(320K mp3)
一把京胡风靡东瀛:旅日艺术家吴汝俊《爱》(192K mp3)



现代京剧样板戏《沙家浜》全剧录音(320K MP3)

历史录音《现代京戏革命样板戏荟萃2 DSD》(320K MP3)

历史录音《现代京戏革命样板戏荟萃1 DSD》(320K MP3)

《著名京胡演奏家王鹤文专辑 夜深沉》(320K MP3)

《京胡著名曲牌》(vbr mp3)

《名家名剧名段系列之一童芷苓演唱精粹CD1》(320K MP3)

《京剧大师著名唱段(陆)花脸 老旦 小生篇》(320K MP3)

《京剧大师著名唱段 老生篇》(320K MP3)

傅定远雷琴演专辑《京腔琴韵》(320K MP3)

《电声京剧选段 京剧汇唱》(128K MP3)

电声伴奏《毛泽东诗词京剧》(320K MP3)

《中国京剧优秀演员研究生班京剧演唱会》(320K MP3)



本帖被评分 1 次
本论坛音频仅供网友试听之用 勿作商用 专辑版权归唱片公司所有     
特别提示:社区VIP版块资源 只有音乐精灵级别网友回复可见下载链接
音乐精灵获取方式请点击 

音乐无限    我爱音乐    感谢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