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从“将军不下马”到“将军管经济”的李先念

李先念的中原军区原来6万人,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将战斗力较弱的部队复员了1万人,中原军区突出国民党30万大军的围攻,实际上只损失了5000千人,真正损失较大的不是中原突围本身,而是在陕南建立根据地,突围出来的两支军队,王震的部队回到延安,只有李先念的嫡系留在陕南,当时很多中原军区干部战士对中央这种亲疏有别很不满,对李先念不满,说是在陕南就地建立根据地,实际上就是在这里牵制国民党胡宗南部,还有留在鄂西王树声日子也不好过,国民党抗战时用来抗击日军的部队都压过来。当时的李先念也很能难做,作为四方面军的干部是不可能象粟峪一样有机会向主席阐述留在陕南的不利的(毛要粟去长江南建立根据地,牵制国民党军队,粟峪上书主席为何不去的道理,在现在看来是正确的,但从当时来看,粟似乎在主席的战略意图与个人得失方面选择后者,换成李先念,把同样的意图向毛主席汇报,估计脑袋是保不住的。从中原雄师这片纪录片记载,从李部中原坚持10个月,到突围,以及后来在陕南和鄂西建立根据地牵制国民党兵力达80万人,六万人,除复员的1万人,向围皮旅成建制的和新四军会合外,以及奉命北上的王震部外,其余基本上打的只剩下几千人,所以从整个解放战争来看,李先念没有消灭多少国民党军,到是把自己的部队打光了,但他用区区6万人牵制80多万国民党军的贡献则是无法磨灭,他们的大局观念也是中国将帅中并不多见。所以,有些将领建国后只能当诸侯,不可能进入中国的核心领导圈是有原因,不倒翁只所以不倒,不是靠权术、靠阴谋,而是靠心中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