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春节序曲(管弦乐曲《春节组曲》第一乐章) Spring Festival Overture (First Movement from The Spring Festival Suite) 李焕之曲/中央乐团交响乐队演奏/李德伦指挥 自1943年新秧歌运动后,“春节”就成了延安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同歌共舞的节日,组曲就是作者在延安过春节时的生活体验与感受的产物,作于1956年。乐曲以陕北秧歌和民歌为素材,欢腾热烈,情趣盎然,风格浓郁。 李焕之(1919-2000),原籍福建晋江,出生于香港。曾就读于上海国立音专,后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并工作。历任中央歌舞团、中央民族乐团团长等职,后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一生写有不少歌曲和乐曲。
02. 良宵(弦乐合奏) String Ensemble:New Year’s Eve 刘天华曲/黄贻钧改编/中央乐团交响乐队演奏/韩中杰指挥 原名“除夕小唱”,作于1928年。是作者在除夕时的即兴创作,生动地描绘了他与友人欢叙守岁,共度良宵的愉悦心情。旋律明快激情,给人以怡然自得之感。情绪上开始较平稳,在展开的过程中逐渐紧凑,变得昂扬起来。改编成弦乐合奏后,特点尤为明显。 刘天华(1895-1932),江苏江阴人,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曾任教于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和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创作了“病中吟”、“悲歌”、“空山鸟语”、“光明行”等著名二胡独奏曲,奠定了二胡专业创作和演奏的基础。 黄贻钧(1915-1995),江苏苏州人,出生于音乐世家,从小即接受系统严格的音乐教育。1935年在上海国立音专学习作曲并练习小号,1941年毕业后,曾任作曲、指挥、小号和圆号演奏员。1950年起任上海交响乐团团长。
06. 山寨春晨(交响音画《云岭写生》第一乐章) Mountain Village in a Spring Morning (First Movement from The Symphonic Sketch of Mt. Yunling) 李忠勇曲/中国广播交响乐团演奏/袁方指挥 交响音诗《云岭写生》共分五个乐章,它借用描绘中的“写生”手法,描绘了祖国西南边陲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色和少数民族的生活风貌。“山寨春晨”是带有尾声的二部曲式,音乐主题根据云南彝族的笛子曲提炼而成。小提琴柔和的振音,烘托出晨雾弥漫的碧绿群山,竖琴弹出了泉水的欢歌,朦胧的晨曦中飘荡出彝族清亮的笛声和深情的赞歌。乐曲在全国第一届交响音乐作品评奖中获优秀奖。 李忠勇,1959年毕业于西南音专作曲系,曾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任教于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云岭写生》是他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两次赴云南收集素材后写成的。
07. 红旗颂(序曲) Overture:Ode to The Red Flag 吕其明曲/上海电影乐团演奏/陈传熙指挥 作于1965年春,同年5月作为“上海之春”开幕曲首演。乐曲描写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开国大典上升起时的庄严情景,音乐把人们带到幸福激荡的回想之中。此曲气势磅礴,旋律优美流畅,经常为一些电影、电视与广播节目所引用。 吕其明,1930年5月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1955年后在上海电影制片厂任作曲。曾为多部电影配乐,影片《铁道游击队》中的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深受群众的喜爱,并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