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挥泪斩马谡”:毛泽东枪毙八路军高级将领整顿延安

毛泽东来信如惊雷

  就在黄克功走到会场边时,只见一匹快马在会场外停下,一位工作人员翻身下马,径直向雷经天走去。雷经天起来接过那位工作人员送上来的一件东西。主席台上先传出声音:“信,毛主席的信。”那声音很小。很快,“毛主席的信”像风一般传遍会场。黄克功在会场边也听到了。他自己停住了脚步,他比任何人都关心这封信。原来,他在审判前,专门给毛泽东写了—封信,承认了自己的罪行,请毛主席定夺。
  大会主持人招手让黄克功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因为信中建议要当着黄克功本人的面,向公审大会宣读毛泽东亲笔信。

毛泽东亲笔信
  雷经天同志:
  你及黄克功的信均收阅。黄克功过去的斗争历史是光荣的,今天处以极刑,我及党中央的同志都是为之惋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一个党员、红军干部而有如此卑鄙的,残忍的,失掉党的立场的,失掉革命立场的,失掉人的立场的行为,如赦免他,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正因为黄克功不同于一个普通人,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党员,正因为他是一个多年的红军,所以不能不这样办。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当此国家危急革命紧张之时,黄克功卑鄙无耻残忍自私至如此程度,他之处死,是他自己的行为决定的。一切党员,一切红军指战员,一切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前车之鉴。请你在公审会上,当着黄克功及到会群众,除宣布法庭判决外,并宣布我这封信。对刘茜同志之家属,应给以安慰与体恤。
  毛泽东
  1937年10月10日
  随着雷经天的声音停止,大家再将目光转向黄克功时,他才如梦一般醒来,高高地扬起头,然后又高呼那三句口号。这—次法警没有阻拦他。他连呼了三遍,呼罢,跟着行刑队重新走出会场。
  案件影响深远
  当时的延安正处于不断发展的时期,成为了拯救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希望,象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不少热血知识青年和进步人士不远千里,历经艰难,慕名来到延安参加革命。当时涌向延安的人群络绎不绝,成份也相当复杂,而且知识分子颇多。“黄克功案”的出现,正是抗日战争的初始阶段,形势严峻,国家危难、民族危亡都处在了关键时刻,而其行为无疑是对延安这座新兴城市和革命希望城市的打击,由于其身份的特殊和功勋卓著,在此案的问题上,党的态度如何?直接影响到延安军民的情绪。而毛泽东的坚决果断,“挥泪斩马谡”,平息了人们的疑惑,重申了党及军队更为严格的纪律要求。此后,延安风气始终井然有序。
  1937年10月5日傍晚,黄克功把刘茜约到延河边,要求与刘茜公开宣布结婚。刘茜不从,并提出终止恋爱关系,黄克功拔枪恫吓,刘茜毫不屈服。黄克功感情冲动,失去理智,不顾一切地下了毒手。
  黄克功事件在边区党政军内外引起强烈震撼,影响极坏。经过认真调查核实,中央、中央军委对这位战功累累的红军干部处以极刑,负责司法的雷经天亲自起草判决书。
  毛泽东亲笔批示,对黄克功作了严厉批判,并指示全党全军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