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图文】古代人如何“高考”
唐代科举试卷不密封唐代,考生公开在试卷上题写姓名,主考官收阅试卷并不密封。主考官在决定考生的“去取高下”时,不仅评阅考生答题的优劣,还参考平日所作诗文及其声望,说情者的面子,权势者的人情。

白居易故居 行卷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使唐诗的风气更盛
唐代,考生公开在试卷上题写姓名,主考官收阅试卷并不密封,谁都可以知道哪一份试卷是谁的。主考官在决定考生的“去取高下”时,不仅要评阅考生答题的优劣,更重要的是,还要参考平日所作诗文及其声望,以及照顾推荐者的意见,说情者的面子,权势者的人情。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应试举人为增加及第的可能性及争取好的名次,多将自己平日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考试以前呈送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坛上有地位、有影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司即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从而增加自己及第的希望。这种风尚就叫做“行卷”。数日又投,谓之“温卷”。许多诗人进士极第,诗名显达,都与“行卷”或“温卷”有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