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6/2009]布吕根合辑 Vol. 02 意大利竖笛奏鸣曲 (FLAC 335M)



木笛的發聲原理

    木笛在吹管樂器中是屬於「哨子類」的樂器,其發聲原理就像哨子一樣簡單,因為它有「窗口」和「固定的氣流管道」,吹奏者輕鬆自然就可吹出聲音。比起大部份吹管樂器如長笛,須由吹奏者的唇形固定氣流來得容易吹奏,也因此吹奏木笛不能過於用力。

  氣流由笛嘴通過氣流管道,一部份由笛唇(窗口)釋放,一部份進入笛腔,並由被按住的指孔數和位置決定笛腔內振動的「空氣柱」的長度,並以此決定音高。

木笛(直笛)發展史

最早的一枝木笛

    木笛(Recorder)出現最早的年代無從考證,大約是起源於十四世紀的北義大利。目前發現最早的木笛是一支用榆木製成的高音木笛,長度是29cm,它已具備了全盛時期木笛的相同構造(即有後姆指孔,前七孔設計),是在荷蘭中南部一個名叫Dordrecht的小城中,一間十五世紀的房子這支木笛現在陳列在荷蘭海牙的Gemeente博物館。

木笛是發展最早的吹管樂器

    木笛是西洋音樂史中發展最早的吹管樂器。就我們所熟知的吹管樂器如~長笛、雙簧管、銅管等,早在它們尚未發展成熟時,木笛在中世紀時期就已發展成型。

文藝復興與巴洛克時期

    在西元1400~1750年的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木笛發展到最高峰。木笛的音域可以輕鬆的吹到兩個八度音,音色甜美、音量適中,成為當時吹管樂器的主流,最受人們歡迎,最常被用來作為演唱或舞蹈時的伴奏。

    文藝復興時期(1400~1600),木笛開始以合奏的方式出現。於是有了「木笛家族」,由短笛、超高音笛(Soprano)高音笛(Soprano)、中音笛(Alto)、次中音笛(Tenor)、低音笛(Bass)、倍低音笛(Great Bass)、超低音笛(Sub Bass)等大大小小的木笛組成。就連製作木笛的工匠們也是一整套製作,沒有單支製作的。但在當時還少有為專為木笛而寫的合奏譜,當時的曲譜只要是音域相近都可以互借來演奏。

    巴洛克晚期是木笛的全盛時期,知名的作曲家如巴哈、韓德爾、泰勒曼和維爾瓦弟等,為木笛寫下無數的不朽名曲。

沈寂了一百五十年

    受工業革命的影響,許多樂器也產生了變化(改良)。木笛由一支獨秀的情況,漸漸的被以科學方法改良而成「音量更大、音域更廣」的其他管樂器取代,特別是改良後的「巴洛克長笛」。當時的音樂漸漸強調強弱細微差異(即音量的突強突弱),這效果在木笛上是不可能做到的,木笛的「冷靜性格」,並不適合於當時所盛行的「華麗風格」。於是長笛取代木笛成為較受歡迎的吹管樂器,並進入交響樂團中。而木笛仍保留著古樸風味,甚至成為考古者的珍品。

木笛復興運動

    一百五十年後,人們因為厭倦了「吵雜」的聲音,逐漸要求典雅的復古音樂,木笛在這種風氣之下,再度復興。一些學者和音樂家開始對早期的樂譜感到興趣,這也使他們想知道當時的樂譜是如何演奏的。在復興古樂的運動中,最主要的力量來自英國學者Arnold Dolmetsch(1858~1940),他重新製造了許多古樂器,也成功的複製出第一把木笛。很快的,其他的製造者也採取了這種模式(但並非全都是正確的,有另一種德式指法)。

    其後,木笛再度「甦醒」,並由德國首先開始將其廣泛推廣在青少年音樂教學上,英國也跟著將木笛推廣到學校音樂教育。木笛由德英兩國漸漸推廣到全歐洲,進而引起世界各國的興趣和響應。
由於百度網盤 對於台灣網友與對岸限制 以至於過去的鏈結不見 深感抱歉!!!
若能見時可能他們放寬了!!!
*** 上傳的文件 若失效就不再傳了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