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埃及古国迷云:繁荣千年为何突然崩溃(图)

文明的崩溃似乎在一刹那

科学家继续搜索世界其他地区的气候记录,寻找从花粉、泥土到冰中包含的古代气泡等种种证据,结果都印证了4200年前的一次剧烈的气候变化。尤其是通过分析深海沉积物,科学家发现,当时的气候变化不仅来得很突然,而且影响范围很广,堪称全球性事件。科学家还推测,当时的埃及可能受害尤深。为什么这么说呢?

1999年,考古学家在对埃及南部的一个古王国城市遗址进行发掘时,在一座神殿的墙角下发现了多具人类遗骸,其中每具骸骨上都留下了被屠杀的痕迹。

经过多年发掘,到今天,在这里已经发掘出了好几千具遗骸,其中有一些让考古学家困惑不解:有3组遗骸呈扭曲姿态:一个老年男性压在一个老年女性的上面,而后者又压在一个小孩的上面;有一个成年男子趴在一截断墙上,被碎石压着,在他的旁边有两个男子,中间夹着一头动物;在神殿的正前方,有一个少年趴在地上,他已经身首分离,好像是被砍了头一样,在他的手里还抓着一只老鼠,看上去他当初可能正在奔跑……

至今,考古学家仍然不能解释这里当初究竟发生了什么惨剧,但他们相信,一定发生了严重事件,导致这些人惨遭横祸。

上面这个惨烈的发现耐人寻味,似乎说明了什么,但仍然无法作为古王国灭亡原因的直接证据。要想证明古王国的崩溃确实是由气候突然剧变所引发的或大大加速的,就必须找到更直接的证据。换句话说,就是要找到能证明埃及的“生命源泉”——尼罗河当时持续数十年水量不足的证据。

法克鲁姆湖为何消失得无影无踪

最终,科学家在法克鲁姆湖中找到了这样的证据。

在埃及古王国时期,法克鲁姆湖有支流跟尼罗河直接相连。每年尼罗河发洪水时,法克鲁姆湖的水量会随之增多,湖的面积也会相应扩大。如果能知道在古王国崩溃之前这个湖的面积有多大,就能了解尼罗河当时是否严重缺水。怎样才能知道湖面积当时有多大呢?方法就是研究湖底的淤泥——沉积物。

不难理解,每个时期都应该有自己对应的沉积层,而且由上往下,越深的沉积层所对应的年代越早。然而,让科学家困惑不解的是,尽管历史记录表明这个湖早就存在,但无论他们怎样寻找,都找不到古王国末期所对应的沉积层,就仿佛当时这个湖根本不存在。科学家绞尽脑汁,最终恍然大悟:找不到古王国的沉积层,只能意味着这个湖当时完全干涸了,沉积物被风蚀殆尽,因而如今无从找到。

偌大的湖在当时竟然会完全干涸,这说明当时尼罗河的水位的确非常之低,以至于无法再向法克鲁姆湖供水。这一发现的含义不言自明:全球性气候灾变,导致尼罗河年复一年越来越缺水,埃及古王国大片土地沙漠化,整个国家由此陷入大饥荒,一个伟大的古代文明随之崩溃。

如此看来,安克哈提非墓墙上的记述的确是真实的,持续几十年的大饥荒导致人吃人也不足为怪,因为由大饥荒造成的人吃人现象在历史上并不鲜见。作为埃及古王国崩溃过程的生动写照,这段记述带给后人的一大惨痛警示是:一定要注意防范气候灾变带来的可怕后果。

以金字塔为标志的埃及古王国

标志着下尼罗河谷区域达到文明高潮的三个王国时期分别是“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其中,古王国(也称旧王国)时期通常是指公元前第3个千年,当埃及达到第一个文明巅峰时,在古王国时期,埃及人建造了大量的法老陵寝——金字塔,因此古王国时期又被称为“金字塔时代”。

古王国的第一个著名法老是第3王朝的卓瑟王(公元前2630年~公元前2611年),他下令在都城孟菲斯的卫城萨卡拉建造了一座阶梯金字塔。

古王国达到登峰造极的时期是在第4王朝,这一王朝始于斯奈夫鲁法老。他使用比前面任何法老更多的石头建造了3座金字塔:美杜姆金字塔(现已坍塌)、弯曲金字塔(位于达哈苏)和红色金字塔(位于北达哈苏)。

第5王朝始于乌瑟卡夫法老,他启动的改革弱化了法老和中央政府的权力。

考古学家认为,对古王国造成致命一击的,是公元前2200年~公元前2150年之间连续50年的降雨量剧减引发的长时间大旱:大旱阻止了尼罗河正常情况下的涨水,从而引发数十年全国范围的饥荒和纷争,最终带来古王国的终结。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但愿爱我的人与我爱的人都永远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