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普赛尔,1659-1695年,英国作曲家、管风琴家。父为马斯•普赛尔为国王御前乐师。自幼在皇家教堂唱诗班当歌童。从汉弗莱(Humfrey)与布洛(Blow)学习。1674年任命他为威斯敏斯特教堂管风琴的调音师,1677年18岁时接替马太•洛克为24名弦乐手组成的“国王专用小提琴队”创作乐曲。1679年继布洛之后任威斯敏斯特教堂管风琴师。翌年即发表了壮丽的弦乐幻想曲,但仅为私人自娱而并非为皇室乐队而写。1680年起普赛尔开始创作长系列的《迎宾颂歌》和其他一些正式场合演唱的合唱曲,其音乐之美远非歌词的拙劣所能遮掩。同年他也创作了第一批配乐,他为伦敦剧院,为德赖登、康格里夫、沙德韦尔、布雷迪、贝恩等人的戏剧而写作。1682年他在皇家小教堂成为三个管风琴师中的一个。1683年他的三声部奏鸣曲(两把小提琴与低音,用管风琴或羽管键琴)出版了,他在该曲集序言中承认,他的尝试“仅是对最有声望的意大利大师们的一种模仿”。1685年詹姆斯二世登基,他为加冕典礼写了赞美歌《我的心正在撰文歌颂》(My Heart is Inditing),四年后又参加威廉三世加冕典礼。1689年,他唯一的歌剧《狄多与埃里阿斯》(Dido and Aeneas)于撒尔西的乔塞亚斯女子教会寄宿学校上演。普赛尔一生最后几年的乐思越来越丰富,创作出诸如《感恩赞》(Te Deum)和D大调《欢乐颂》(Juvilate)这样最有艺术价值的教堂音乐。1695年他为女王玛丽(Queen Mary's Funeral Music)葬礼创作赞美歌《上帝,您了解我们心中的秘密》(Thou Knowest, Lord, the Secrets of our Hearts),另写有4首铜管乐用的坎佐纳和2首悲歌,这些都属于他最成熟的作品,在同年晚些时候,用于他自己的葬礼。 普赛尔位居最伟大的英国作曲家行列中,这在他生前就已得到承认,但这种评价直到他逝世满二百周年之际方为人所认可。普赛尔协会和诸如霍尔斯特、沃恩•威廉斯这样的作曲家为恢复他的历史地位起了很大的作用,而更下一代的布里顿则以模仿他来表示自己的敬意,并乘20世纪主张要按原本风貌演奏普赛尔时代音乐的时机,使他许多作品得以重新搬上音乐会舞台。普赛尔具有辉煌的创造力,他对戏剧性有敏锐的感觉,再加上具有为同时代同行与非同行一致倾慕的“平易近人的格调”,所以他的音乐清新而能直接感人至深。他的歌剧《狄多与埃里阿斯》(Dido and Aneas)是英国最早也是当时最伟大的歌剧,其故事情节取自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长诗,以非洲迦太基传说的爱情故事为背景─迦太基女王狄多(Dido),和特洛伊王子埃里阿斯 (Aeneas)之间产生了一段异国恋情,但是埃里阿斯身负重任,他必须率领经过希腊人浩劫之后存活下来的特洛伊人,前往意大利重新建立国家,于是埃里阿斯不得不放下他和狄多女王之间的爱情, 继续他的复国计划;由于先前狄多女王已经对埃里阿斯投入了很深的感情,所以在埃里阿斯坚持离去之后,专情的狄多女王也只有选择殉情的方式,表达她的悲伤。在《狄多与埃里阿斯》里普赛尔已经脱离了假面剧及戏剧配乐的传统,喧叙调、咏叹调、舞曲、合唱都在戏剧元素下有机得结合起来,虽然整个歌剧在规模上要比法国抒情悲剧小得多,但该有的元素一样不缺。尤其是最后的悲剧性高潮——女王狄多死前著名的哀歌“当我躺在尘土之下时”——在法国歌剧的大传统之外另辟蹊径,将悲剧推向了高潮,而不是和多数法国抒情悲剧那样在结尾弱化情感或者干脆将结尾改成大团圆。该剧除善于揭示出稀有的感情深度外,还在歌词与歌词节奏的精妙配合方面创造出新的水平。 该盘由帕洛特指挥塔弗纳合唱团及乐团,《企鹅》评介三星。帕洛特是英国指挥家,1947年出生,著有大量的有关巴赫、蒙特威尔第、普赛尔的文章,1973年创办了塔弗纳合唱团及乐团(Terner Choir, Consort and Players)。
Henry Purcell: Dido and Aeneas Henry Purcell (1659~1695)
track 01 Overture & ACT I track 02 ACT II track 03 ACT III track 04 ACT 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