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北洋后期军界人物肖像集


28、靳云鹏


    靳云鹏(1877年-1951年),字翼青,北洋军阀。今邹城市峄山镇苗庄村人。
    1894年,靳云鹏18岁时,因生活所迫,投奔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督练的“新建陆军”。四年后,被选入附设炮队随营武备学堂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任教习,深得该学堂监督段祺瑞的赏识和器重。后列为段手下“四大金刚”之首。1909年,经段荐举,靳云鹏调任云南清军十九镇总参议。1911年10月,蔡锷在昆明发动新军起义,靳云鹏率数营清军占据五华山抵抗。战败后化妆逃走。1912年秋,又经段祺瑞向袁世凯保荐,靳云鹏任北洋军第五师师长,升山东都督,授陆军中将。两年后,又被袁世凯任命为泰武将军,督理山东军务,家产也随之膨胀起来,除经营鲁大煤矿公司数家企业外,还有2.5万多亩土地。
    在袁世凯密谋称帝时,靳云鹏曾参与14省将军联名电请袁世凯登极,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又密电各省,准备联名通电袁世凯取销帝制。因人告密,遭袁忌恨,1916年5月底被解职,但落了个“反对帝制”的美名。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大总统,段棋瑞以内阁总理控制北洋大权。靳云鹏受段重用,委任为将军府果威将军、参战陆军办公处主任、边防军教练处长等要职。
    1917年“府院之争”后,段重掌大权。靳云鹏借参战之名,编练参战军,扩充皖系势力,11月间又赴日考察,推行外交。次年,靳云鹏升任参战督办公署参谋长,代表北洋政府先后与日本签订《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中日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等三个丧权辱国条约。
    段祺瑞下台,徐世昌继任大总统后,靳云鹏于1919年初入阁,任陆军总长,暗中联络直奉两系,图谋组阁,徐世昌为平衡各派势力,巩固其统治地位,于1919年9月24日任命靳云鹏为国务总理。在直奉两派通电支持和经参、众两院通过后,靳云鹏于11月5日正式受命组织内阁,并兼任陆军总长。
    靳云鹏上台后,不堪忍受段祺瑞的非议与责难,力图摆脱控制,并想促成南北议和,又因段从中作梗而作罢。终于在直、皖争端中,于1920年5月10日通电。待罪枢垣,瞬经八月,才疏任重,无补时艰,近因患疾,迭请辞职,幸蒙批准给假,今日交卸”而辞去内阁总理职务。
    在直、皖之争中,奉系军阀张作霖以“调停时局”为名入京,联直排皖,引起段祺瑞的亲信徐树铮的愤恨,欲将其捕杀,幸因靳云鹏密报,张才得以幸免,并把持了军政大权。在张作霖推荐下,1920年8月,靳云鹏再度受命组阁,与张作霖、曹锟、徐世昌一起,召开“四巨头会议”,商定控制北京政权的大计。后又因派系之争,以及与徐世昌因财税及人事等问题上的矛盾不断恶化;张作霖也以为靳云鹏偏袒直系,迫使靳云鹏于1921年12月11日再次辞去内阁总理职务。
    以后,靳云鹏一直在天津过公寓生活,致力于办实业。1926年底,张作霖重揽北京大权后,曾内定靳为内阁总理,却因吴佩孚反对而作罢。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曾要靳云鹏出山维持华北局面,但靳云鹏提出日军须撤出华北,恢复“七·七”事变前的局面,另外日本人也认为他下台较早,手中无有实力而作罢。靳云鹏晚年意志逐渐消沉,加入“居士林”,诵经念佛,直至病逝。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但愿爱我的人与我爱的人都永远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