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l Böhm-Beethoven:Symphonie No.3&Coriolan DG[大禾花]
Karl Böhm-Beethoven:Symphonie No.3"Eroica"&Coriolan DG[大禾花][APE]
专辑英文名: Beethoven:Symphonie No.3"Eroica"
专辑中文名: 英雄·科里奥兰
艺术家: Karl Böhm
资源格式: APE
版本: 1961 BPO, DG
发行时间: 2001年

专辑介绍:
自从贝多芬用降E大调来象征英雄主义之后,很多作曲家也都萧规曹随。例如舒曼的《第三交响曲》“莱茵”(其中降E大调表达出的乐观精神也许更甚于英雄气概),布鲁克纳的《第四交响曲》以及理查·施特劳斯充满自信的《英雄生涯》——作曲家以自己为英雄。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Op.55
英雄 (Eroica)
虽然和声设计因冗长且大胆转入远离主调的调区,而显得很复杂,但是降E大调的张力——全曲的重心所在——却强大得足以维系第一乐章于不坠。这个快板乐章的主题材料,因为是由近十二个动机所组成(这些动机单独看来似乎都不甚完成,不像“主题”那么清楚明确),因而显得很不寻常。贝多芬让这些动机彼此流动并以各种形式来互相结合。这些作法让他创造出一个音乐思想的宇宙,既不封闭也不受限于旋律,反而是有机而活力充沛的,其扩张性也令人惊叹。乐章的曲思正符合听众对英雄形象的期望,昂扬振奋,表达也强而有力。乐章中洋溢着乐观的精神,但偶尔也出现了一些乱流,暗示着较阴沉的情绪。
第二乐章是一首葬礼进行曲,充满了法国革命音乐的“大乐队”声响;铜管嘹亮、鼓声庄严,以及任何一场正式军人葬礼都会出现的震耳欲聋的毛瑟枪声,跟二十五年后柏辽兹所运用的效果一样多姿多彩。不过在乐曲表面的戏剧性之下,却蕴涵着一种回荡于哀戚与恐惧之间的感受。
第三乐章如飞鸟振翼的谐谑曲与前一乐章形成强烈对比,那种追逐猎物的兴奋感十分逼真。快速的四分音符有如轻柔的耳语从琴弦上颤抖而过,同时双簧管和长笛也点缀以跳跃的曲调,只不过是出现在调性上而非主音上。突然间,就像有猎物从灌木丛中冲出,整个乐团迸发出极强的降E大调旋律;而三支法国号合奏的振奋人心的三重奏(是声部写作的范例)也回应着这曲狩猎之乐。
终乐章是以两个主题组成的精彩变奏;第二主题的音调较为和谐,开始时是通俗的乡村舞曲,后来又出现于贝多芬的芭蕾舞剧《普罗米修斯的生民》(The Crenture of Prometheus)中。在这段普罗米修斯曲调温柔、圣歌般的木管旋律之后,乐章的高潮来到;非常奇妙的是:原来只不过是一首歌曲的旋律,如今却笼罩在情感、尊贵和同情之中。经过了这一段,这首交响曲欢乐的结尾就更让人满意了。
(选自《古典CD鉴赏》 Ted Libbey/著,陈素宜/译)
专辑曲目:
01. No. 3 - I. Allegro con brio
02. No. 3 - II. Marcia funebre. Adagio assai
03. No. 3 - III. Scherzo. Allegro vivace
04. No. 3 - IV. Finale. Allegro molto
05. Ouverture >Coriolan< op.62 zuH.J. von Collins Trauerspiel
试听:

下载:================================================
&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

bach1987 最后编辑于 2009-04-30 18: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