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2009]中国音乐家大系 器乐篇 朱晓生《二胡现代作品集》 320K/MP3






朱晓生《二胡现代作品集》





专辑名称:朱晓生《二胡现代作品集》
艺 术 家:朱晓生  二胡
指 挥 家:阎惠
协奏乐团:中国北京音乐厅爱乐交响乐团/中国北京音乐厅爱乐民族乐团
出版单位: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
发行单位: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音像发行中心



专辑介绍

朱晓生现任大连大学音乐学院二胡教授,国家一级演奏员,曾多次在省市全国二胡比赛中获奖,多次与国内外举行个人独奏
音乐会,多次出版个人CD专辑,1998年辑入中国艺术界名人录。



专辑曲目

01. A商调式幻想曲 [0:15:20.10]
02. 第三二胡协奏曲 [0:24:26.65]
⑴慢板⑵中板⑶急板⑷慢板
03. 二泉映月 [0:08:57.45]
04. 第一二胡协奏曲 [0:19:33.28]
⑴慢板⑵散板-快板-散板⑶慢板



========================================

A商调式幻想曲

《A商调式幻想曲》,作于1987年,作品选用京剧曲牌中“夜深沉”、“二黄小开门”的部分素材在音乐中,不断变转、发展、使之时而在热情的舞蹈中跳跃,时而在孤寂的思索中幻留。

========================================

第三二胡协奏曲

《第三二胡协奏曲》是由著名作曲家郑冰创作,自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朱晓生1991年首演后蜚声国际乐坛,这首协奏曲难度大、速度快,他因此曲目而被誉为“以二胡演奏十二音作曲技法作品的第一人”。 

朱晓生演奏,中国北京音乐厅爱乐民族乐团协奏。 (1)慢板(2)中板(3)急板(4)慢板(1,2连续演奏,3,4连续演奏)这部由民族管弦乐队的协奏作品,采用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方法,以有调性为主,并伴随出现多种调性,并探索民族管弦乐的新的音响和新的演奏手法,作品中叙述了一幕历史上的悲剧,表达一个受命运捉弄的女子内心的独白,她失去了心爱的丈夫的下落,兵荒马乱之中,不知是被捉“充军”还是“修长城”?虽然孤儿寡母遭遇悲惨,但回忆与丈夫相识、婚配的喜悦,她仍满怀希望,执意沿着河道苦苦追寻,奈何觅得的仅剩一堆白骨!乐曲系以东北民间音乐为基调,并运用了《江河水》的某些动机。

========================================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阿炳的代表作,最开始为无标题目音乐,是阿炳经过长期的修改演绎,结合自已坎坷的一生逐步发展形成,是我国民间音乐的精华之一,现已在国内外广为流传。

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关于此曲的定名,因为时隔久远,并没有个确切的说法,这里摘录两篇短文如下:

-------------------------------

杨国兰:关于录《二泉映月》的回忆

  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大雪象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瓦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这首曲子开始并无标题,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卖艺时并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称做“自来腔”,他的邻居们都叫它《依心曲》,后来在杨荫浏、曹安和录音时联想到无锡著名景点“二泉”而命名为《二泉映月》(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这时方定下曲谱。贺绿汀曾说:“《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已的痛苦身世。”

  1950年深秋,在无锡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演奏此曲,博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1951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播放此曲;1959年10周年国庆时,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又将此曲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一送给国际友人。从此,此曲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并获得很高评价。1985年,此曲在美国被灌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

  后来,彭修文将此曲改编成民族器乐合奏曲;吴祖强改编成弦乐合奏曲;丁芷诺、何占豪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丁善德改编成弦乐四重奏等等。中国唱片社曾将阿炳于1950年夏演奏此曲的钢丝录音制成唱片,畅销海内外。

-------------------------------

  1950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当时参加录音的还有祝世匡老先生。

  祝世匡曾在无锡报发表过《乐曲<二泉映月>定名经过》一文,他在文中写道:“录音后,杨先生问阿炳这支曲子的曲名时,阿炳说:‘这支曲子是没有名字的,信手拉来,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杨先生又问:‘你常在什么地方拉?’阿炳回答:‘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泉庭上拉。’杨先生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我说:‘光《二泉》不像个完整的曲名,粤曲里有首《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称它为《二泉印月》呢?’杨先生说:‘印字是抄袭而来,不够好,我们无锡有个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阿炳当即点头同意。《二泉映月》的曲名就这样定了下来

========================================

第一二胡协奏曲

    《第一二胡协奏曲》是著名作曲家关乃忠先生于1986—1987年创作的一首优美动人的乐曲,曾获得辽宁省交响乐作品评比一等奖及1990年美国“国际新音乐作曲比赛”最高荣誉奖,尤其美国全美音乐家协会秘书长斯勤沃先生特别在来信中说“听了您的音乐,非常感动,我们决定退回您的二十五美元报名费,让您免费参赛”,著名作曲家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音乐系教授赵晓先生亦在1989年5月撰文予以本曲极高的评价。

    《第一二胡协奏曲》全曲三个乐章的板式是(1)慢板(2)散板—快板—散板(3)慢板,作品系将中国民间戏曲的某些风格和特色与西方现代的作曲技术相结合;大胆创新,力图拓展乐器的新的表现范围,并以提示作品中深刻的哲理内涵,体现中华民族神韵。

    《第一二胡协奏曲》采用乐队和二胡这一民族乐器协奏的形式来表现这一题材是很合适的。二胡的音色有它细腻、优美的一面,古朴、典雅的性格特点,也有刚健、奔放、浑厚有力的一面。同时,乐队和独奏乐器的竞奏,又适合表现宏大的、复杂的场景和人物情感。因此乐曲形式的确立,为这部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的充分发挥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乐曲发挥了二胡弓弦乐器的优势,朴素自然,以情感人,立足传统,以民族音乐线性思维方式为基点,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韵美。作品以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旋律为框架,以民族音乐的思维方式,审慎地与西方作曲技法融合,展现出曲作者发自内心的触动以及对美的联想。

========================================



你的喜爱是最大的支持 游客请注册会员登录下载

rar文件打包下载
================================================

& 下载链接需登录后回复可见 &
& 注:聆听一辑分区需音乐精灵登陆后回复可见 &

================================================
仅供网友试听测试,严禁商业用途,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试听:03. 二泉映月(64k/wma)



       







中国音乐家大系“器乐篇”目录和陆續添加的下载链接


巧用迅雷批量下载和rar.mp3下载后更名 点此查看详解




本帖被评分 1 次



来时宾中主,去时主中宾;江湖长作客,E网一流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