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潜伏》前身的秘密:杭州谍战地图

三号“老余”:袁雪道  钱柜KTV的前身是什么?
  年纪:90岁
  身份:退休干部
  潜伏地:小车桥、钱江大桥
  如果不是袁雪道讲的故事,我们根本不知道,现在小车桥钱柜KTV的位置,原来竟然是地下党的临时监狱,在这里,袁雪道曾用自己出色的谍报技术,让一个大特务锒铛入狱。
  1947年,袁雪道“潜伏”在浙大华家池校区,名义上是当时杭州《群报》的记者,实际则一直在高校里发动进步青年。那一年,浙大的学生会主席于子三莫名死亡,外界舆论一致认为他是自杀,但袁雪道却从侧面了解到,杀害于子三的是当时的特务梁辅承。
  为了弄清事实的真相,袁雪道以为报纸筹经费为由,找到了“大官”梁辅承。某次喝醉酒后,梁辅承说出了自己杀害于子三的事,“从那以后,我每天就去他家附近转悠,就在一公园那里。”终于,在摸清梁辅承住宅的地形和位置后,某天晚上,地下党小分队发动“闪电战”,把梁辅承抓回了小车桥监狱,“在那里,梁辅承看到我穿着解放军的军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袁雪道得意地说。
  1949年,袁雪道的“潜伏战”打到了钱江大桥。当时,反动派为了阻止解放军继续南下,决定炸毁钱塘江大桥。那时候的袁雪道,白天躲在六和塔附近观察敌人放置炸药的情况,晚上,则通过地下党的特殊身份掩护,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那些负责炸桥的官兵。
  最终,炸桥工兵营的官兵将炸药作了重新安置,大部分都被转移下桥:“最后还是炸了,但只在路面上炸出两个洞,主体基本完好无损。”袁雪道说,那是他一辈子最自豪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