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图】四大家族及国民党高官财产秘辛

在美国养鸡的陈立夫
  1949年十月,失去江山的蒋介石决定重整国民党,这也只是表面的理由,事实上就是整要肃CC派。以陈立夫为首的CC派,是当时是国民党最大派系。

  1950年8月4日,为消除与陈诚的权力争夺力量,蒋介石下令陈立夫24小时离开台湾。这一天,是国民党改造会议的前一天,也是陈立夫一生中最难堪的日子。陈立夫以参加世界道德重整会议的名义,被迫带着一家大小远离台湾,当时年仅八岁的么儿陈泽宠,还记得当年仓促地无法跟同学说再见:“我那个时候还在小学,很快就要出国去,好像只有一两天的时间了,反正告诉我要出国就出国了,没有什么道再见。”
  离开台湾之后,陈立夫先到瑞士,稍事停留之后迁往美国,一家人便在新泽西州湖林城外的来克坞镇定居。
  靠银行贷款和朋友资助,陈立夫办了一个小型养鸡场。鸡场从老板到伙计只有陈立夫和夫人孙禄卿,最兴盛的时候,他们曾养了6500多只鸡。陈立夫的儿女后来问他:“你为什么要养鸡?这又不是你的专业。”他幽默地说:“鸡不会像人那么复杂,鸡比人听话,鸡比人好管。”
   
  陈泽宠回忆,他们那时候的生活非常规律,天亮即起,晚上很早就休息。工作都有一定流程,除了喂饲料、孵鸡、捡蛋、大小分类、洗蛋、秤蛋、包装和运送外,还得请专家打针。鸡场很大,养了5000只鸡,生活清苦,一家人却也其乐融融。陈立夫出力最多,100磅的饲料,他一弯腰就扛起来,每天重复很多次这样的动作,久而久之,反而把腰痛的毛病治好了。

  有时他会邀请客人到鸡场里参观或跟他一起去捡鸡蛋,但那些客人一到鸡房里就被满地的鸡屎熏得受不了。那时的生活,跟他们在南京时期的生活,简直有天壤之别。但陈立夫也能坦然放弃官宦身份,过这种俭朴的生活。
   
  那时候很多人去看陈立夫,包括宋子文等,有人看到陈立夫打着领带在鸡场工作的照片,怀疑他养鸡只是“作秀”。李敖后来问陈泽宠:“陈先生我冒昧问一句,你父亲打领带养鸡是不是在作秀?”

  陈泽宠说:“你太不了解我父亲了,他非常尊重中国传统礼仪。他觉得见客人不穿正装很不礼貌,所以平时他就打个领带,再带上围兜,如果有客人来,他赶紧摘掉围兜,不然还要进去换衣服。在他的想法里,衣服不见得要华丽,但一定要整洁。”

  1964年10月,陈家附近的森林着火,把陈立夫的鸡舍连带烧毁。此时,陈的长子陈泽安、次子陈泽宁已获博士学位,均在美国找到了工作,老三泽蓉和老四泽宠半工半读念大学,亦不须家里负担。陈立夫还可从长子、次子处得到些接济,同时夫妻俩在家里做些咸蛋、豆腐乳和粽子,卖给纽约华侨开的餐厅挣些收入。

  曾经有人去陈家拜访,见他和夫人正在包粽子,把手搞得很粗糙。陈夫人原是美专艺术系毕业生,间或也画两张国画卖钱以贴补家用。

  当年,在纽约唐人街,“陈立夫辣椒酱”一度非常有名。因为在美国很多朋友来陈家聚会,陈夫人很会做菜,大家都觉得她做的辣椒酱非常好吃,先是有人来要一罐两罐,后来三五罐,越来越多,直到有人开始定购。陈夫人后来说,她是盛情难却。因为是真材实料,所以人家的定金还不够她的材料钱。

  陈家的这段经历,被很多人评价为“陈立夫在美国很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