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图】外国媒体如何获知江青被捕机密?

在这方面,中国作家的想象力也绝不亚于美国作家。
  一位中国作家所著《1967年的78天——“二月逆流”纪实》一书,是在“中国的十月革命”之后整整十年——1986年出版的。在书的“开篇”中,作者这样惊心动魄地描述了“中国的十月革命”:
  7日凌晨2时左右,天空一片漆黑,有十几辆军车驶出营区大门。赵营长荷枪坐在指挥车上,戴着耳机,无线电天线在挡风玻璃前摇曳。车队行驶十分钟后,已接近中南海……
  车队驶近中南海北门,赵营长从枪套里抽出了沉甸甸的五九式手枪,暗暗想道,今天哪个龟儿子敢不老实,我就……他大拇指一推,下意识地打开了手枪保险。
  “各分队注意!”他亮开嗓子发出命令。部队分成三个小分队,迅速奔向三个不同的目标──江青、张春桥住宅和怀仁堂。
  各个小分队对不同的目标采取了同样的战术。1/3的兵力把守建筑物四周的路口,1/3的兵力包围建筑物,其余1/3的兵力执行逮捕。
  这里不仅时间不对──不是1976年10月7日凌晨2时,而且根本没有出动“十几辆军车”。
  作者这样“真切”记述在中南海张春桥住宅里拘捕张春桥的场面:
  张春桥还没有睡觉,在一盏宫廷式台灯下记日记。听到走廊上急促的脚步声,他仿佛已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一把推开了圈椅,站起身来,板起面孔对着走进屋里的警卫战士们。
  他眼睛燃烧着仇恨的光焰,紧紧抿着嘴一声不吭。他始终不肯交出保险柜钥匙,直到两名战士上前捉住他胳膊的时候,他还挣扎着威胁道:“你们不要太猖狂了,无产阶级革命派会跟你们算账的!”张春桥没有显出过度的惊慌,他紧锁双眉,从衣架上拿起一件灰中山装,穿在身上。他穿得很慢,似乎很从容,他摸着新衣服上滑溜溜的扣子,费了老大劲儿才将它塞进很紧的扣眼里,然而,不知不觉中他扣错了两个纽扣。他索性把纽扣全部解开,敞着怀,像个机器人似的,迈着僵直的步子,走出房门,在汽车里坐了下来,说得更确切一点,是瘫倒在座椅上。
  其实,张春桥并不是在中南海住所被捕,所以这一切“细致入微”的描写也就子虚乌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