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揭秘:曾国藩墓地的风水讲究及被盗详情[组图]

曾国墓前山川形势
其弟曾国潢,子曾纪泽、曾纪鸿等从南京扶柩回湘。路上走得很小心,五月下旬才抵达长沙。因为天气开始变热,不宜久置,遂在曾生前心仪的南门外金盆岭南,选址挖墓。墓穴成形,便于六月中旬出殡下葬,比较仓促。
为什么会选择金盆岭?有这么一个说法。此山附近曾有一座桐溪寺,寺山后桐林茂密、寺前流水潺潺、山清水秀、环境幽雅,因而得名。桐溪寺前身为“兴国寺”,据说为唐朝振朗禅师创建。寺毁后至宋复建,名叫“伏龙庵”。至明末,寺又毁。清代经天岩应适禅师募缘重建,改名“桐溪寺”。曾与桐溪寺有缘,钟情此地,是因为当年曾在此训练湘军。
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出生于地主家庭。曾姊妹9人,兄弟5人,藩为长子。俗话说,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当年曾国藩在训练湘军时,其重要的助手就是曾国茎、曾国潢、曾国华诸弟。
曾国藩在此训军时,不时造访桐溪寺。时寺中主持法名叫“宝月”,曾与宝月言语相投。相见甚欢。据说,当时曾国藩已有意以桐溪寺所在地伏龙山之阳作为死后归葬之地。但当时宝月并没有直接答应他,他告诉曾国藩,佛门近地非常人能使用。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宝月圆寂后,葬于金盆岭,宝月不让曾国藩葬此,是否是出于私心?但曾国藩最后还是“躺”在金盆岭。
有人说曾国藩是信奉风水的大师。实际上,根据曾本人的日记和家书所载,曾国藩早年并不相信堪舆术。据《曾国藩往来家书全编》所载,道光二十九年三月廿一日,曾国藩写给诸弟的家书中有这样的说法“我平日最不信风水”。曾家祖上也不相信风水,曾国藩在咸丰十年十二月廿四日“与澄弟书”中称,“吾祖星冈(曾玉屏,字星冈,曾国藩的曾祖父)公在时,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而且,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也淡漠风水,最反对当时为求风水宝地,让先人灵柩迟迟不得下葬的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