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2009](黑胶转录)松平晃-乡土部队の勇士から




文夏寫歌兩千首 過半曾被禁 〔 2007.07.13 中國時報 〕 黃秀慧/台北報導

新聞局為解嚴20年籌辦「禁歌禁曲演唱會」,周日在高雄光榮碼頭開唱,18歲開始創作,寫了近2000首台語歌的文夏,昨細數自己被禁的上千首歌,他說,「我的歌雖然被禁,但是我活得夠久,現在還能唱給大家聽。」

1949年政府遷台實施語言控制,台語歌成眾矢之的,包括「補破網」、「媽媽請你也保重」、「媽媽我也很勇健」、「燒肉粽」、「天黑黑」等歌都曾被禁,文夏說,「當年政府說歌裡不能想媽媽,不能談戀愛,也不能失戀,像鄧麗君的『何日君再來』,就因為『君』影射大陸,也被禁。」

周日演唱會上,文夏將和太太文香要一口氣演唱半小時,郭金發、蔡政南(應是蔡振南)、陳明章、謝金燕將同台,而兩屆金曲得主董事長樂團也會演唱諷刺李登輝的「攏抹歹勢」。



圖為文夏


「媽媽我也很勇健」這首歌在國民政府時代由一位筆名為「愁人」的人,另作新詞(老一輩的歌手文夏曾在電視媒體上公開表示自己就是「愁人」),並將「鄉土部隊之勇士的來信」更名為「媽媽我也真勇健」,由他自己主唱,這首歌在六0年代的台灣相當受歡迎。而這首歌在當時幾乎成了阿兵哥用唱的「家書」,只不過阿兵哥們所抽的香煙,從戰時的「曙牌」變成國民政府煙酒公賣局的「新樂園」。

其實在2007年年底咖啡香就想做這篇介紹,把原曲和他老先生抄襲的歌曲一起放上來做比較(因為一時之間找不到台語歌曲的那張CD,所以台語版本的改天找到了再弄上來,但咖啡香相信,只要對閩南語老歌有所涉獵的人一定聽得出其中歌曲完全相似之處),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對於文夏欺世盜名的行為非常不恥,分明作曲的不是自己,而歌詞也只是翻譯日文的原詞再稍加修改而已,他老先生竟然就忝不知恥的自稱是他所創作的,直到2007年他還是老著臉皮的這麼說,真是個不要臉的人哪!




圖為鄧雨賢先生

鄧雨賢。生於1906年,是桃園龍潭客家人,三歲時,隨著教漢文的爸爸移居臺北,畢業於「臺北師範學校」。

因為對音樂極度的狂熱,毅然辭去教職,遠赴日本東京歌謠學院研習。返台後在因緣際會下,投入流行歌擅,成為「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的專屬作曲家。短短數年間,他留下了《望春風》、《雨夜花》、《四季紅》、《月夜愁》等超過五十首作品。

隨著日本在戰爭中失利,台北放送局整天播放著鼓舞士氣的軍歌,其中有幾首非常流行,如「鄉土部隊之勇士的來信」和「月昇鼓浪嶼」,歌曲相當動聽,都是古倫美亞唱片所發行,由一位松平晃的歌手主唱,兩首歌的作詞都是中山 侑,作曲者是唐崎夜雨,而唐崎夜雨就是鄧雨賢的化名。

鄧雨賢在日本政府的壓迫下,用化名為一場將自己同胞送上戰場做炮灰的戰爭寫進行曲,或許,這就是當時做為一個台灣音樂工作者最大的悲哀與無奈。據鄧雨賢先生的兒子鄧仁輔表示:「當時,父親在日軍的要求下,將日本作詞家的作品譜成「時局歌」,這些歌雖然帶給那些被送往海外當兵的軍伕精神上的慰藉,但父親的心情卻無比沉重。」

身材高瘦、律已甚嚴的鄧雨賢,是個極力追求完美的人,他有才華、有理想,卻無力扞格大時代的變局。1937年,日人推行「皇民化運動」、企圖把「日本國民精神」滲透到台灣人民的生活中,不但閩南話、客家話全面禁止使用,連歌仔戲、台語歌謠、客家歌謠也一律遭到禁止。

在這樣的背景下,鄧雨賢不願違背心意去創作「響應時局」的宣傳歌曲,他遞出了辭呈,離開臺北音樂界,到新竹芎林鄉重拾教鞭。

理想被扼殺的鄧雨賢便鬱鬱寡歡,1944年這位「臺語歌曲的奇葩」,就這樣齎志以歿。享年三十九歲。是年,二次世界大戰尚未結束……

本帖為各位介紹的便是這首「鄉土部隊の勇士から」,現在若再不趕緊把帖子做出來,恐怕以後沒機會罵一罵文夏了,現在就請各位用心聆聽當年鄧先生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所創作出來的歌曲……





作詞:中山 侑
曲者:唐崎夜雨(即鄧雨賢先生)
編曲:奧山貞吉
演唱:松平 晃






       



鄉土部隊の勇士から歌詞:

島のバナナが喰べたいと  若い戦友の独り言
戦の済んだひと時は  僕も曙喫いたいな

月の露営の歩哨線  遠い夜空の海越えて
椰子の葉茂る故郷が  いつか瞼に蘇る

島で鍛えた勇士らは  トッテモハリキリ元気だと
敵前上陸お手のもの  長江千里も意気でゆく

銃にかざした日の丸も  汚て黒くなったけど
蔣介石 の本陣に  きっと立てるぞこの旗を

最后编辑聞到咖啡香 最后编辑于 2009-03-30 15:23:54

https://sounettre.pixnet.net/blog
目前有點事忙,有事找咖啡香,煩請到痞客邦留言給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