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百年霓裳 婉约旗袍

张爱玲(左)与姑姑合影,当时她身穿的还是较老式的旗袍
◆骆贡祺(服装史专家)
相关链接 中西合璧的产物 近代上海的开埠,“中体西用”、“西学东渐”,促使旗袍西化。海派旗袍最大的特点在于对传统样式与西式服装的兼收并蓄。当时不仅把西式外套、大衣、绒线衫穿在旗袍外,更采用洋装中的翻领、“V”形领、荷叶领,袖形则有荷叶袖、开衩袖等。到后来还出现了改良旗袍,结构更趋西化,一反传统地有了胸省、腰省和装袖、肩缝,甚至加入垫肩以追求完美的身材。旧式的大襟和繁琐的装饰则逐渐消失了。旗袍面料棉布、呢类、纱罗应有尽有。某一段时间旗袍流行“透、露、瘦”,于是就采用镂空织物和半透明的化纤或丝绸;其次,旗袍廓形修长紧身,尤其适应南方妇女消瘦苗条的身材特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海派旗袍,是一种既稳定又变幻无常的时装。摆线高低来回更迭,稍不留神便会落伍,这种时髦确实是需要“追赶”才能及的。时尚是商业的催化剂,作为商业化大都会的产物,海派旗袍不仅顺应社会心理,更切合商业利益。

1938年的旗袍,高领而低摆,开衩至膝,袍身紧窄修长且无袖,两道滚边十分细巧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