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张千一的自述:
“张千一是搞交响乐的,不会写歌。”当年,许多同行朋友都这么说。那时,我远离歌坛,一心一意从事器乐作品创作,并且觉得写歌没什么难的,不就是几十个小节的事儿吗?…… 后来,真写起歌来的时候才感觉到:写器乐作品难,写声乐作品也难,更何况我们中国有着“浩浩荡荡”的写歌大军。因此,想写出点特点、写出新意,同时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这张“原创、原唱、原录”作品集就是写歌人、唱歌人、录歌人为了特点、为了新意、为了听众而留下的那些真诚而又令人难忘的声音。在这里,哪怕是遗憾,都充满着美。我想:写歌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听歌人喜欢他(她)的作品,不仅过去的人喜欢,现代人、后来人都喜欢才好呢。
《青藏高原》
创作时间:一九九四年
录音时间:一九九四年十二月
录音地点:中国北京百花录音棚
录音师: 许刚、张晓微
青藏高原是我梦中的净土,尽管创作这首歌时我还没有去过那里,歌词也只是一九年随意写下的作品,但我能想像和感受得到它的神秘和苍凉,高远和纯净,我一直想写西藏题材的作品。一次偶尔听李娜唱了首《在北京的金山上》,她演唱西藏风格作品的极高的悟性让我震惊。我当时就下决心,这歌,一定要为李娜而写。没想到后来真的为电视连续剧《天路》提起了笔。看了这部描写四十多年来,把青春和未来都奉献给了青藏高原的筑路官兵的剧本,对历史的沉思、对人生的感悟渐渐盈满心胸。脑海中,那条通天之路也在音符的铺陈下清晰起来,延伸向生命的极致……
当李娜苍劲悠远的歌声在高原平川久久回荡的时候,我想,在把通俗歌曲的创作和演唱推进到少数民族风格作品领域的尝试中,我迈出了一大步。
《二十四节气》
创作时间:一九九七年
录音时间:一九九七年三月
录音地点:中国北京建安剧院录音棚
录音师: 陈庆
无尽的青春,都挥洒在了东北那片黑土地,生于斯,长于斯,但我真正具有东北浓郁地域色彩的作品并不多。这首典型的东北二人转风格的歌曲,尽管管弦乐伴奏使它变得“洋气”了,收录它算表明我“东北人”的身份吧。
《女人是老虎》
创作时间:一九九二年
录音时间:一九九二年年十二月至一九九三年二月
录音地点:中国北京科学电影制片厂录音棚
混录地点:中国北京中国唱片社石碑胡同录音棚
录音师: 简军
混录录音师:张晓安、张克强
为李娜策划专辑,同时为其93音乐会作准备,我请了好几位词曲作家聚于北京北郊的回龙观饭店潜心创作。由于总体风格稍嫌单一,需进行色彩调配,我选了一首大家都不垂青但极有特点的歌词《可爱的老虎》。隆冬时节,“老虎”出笼了,我也病倒了。这首看似简单的作品事实上并不那么简单,录制时光伴唱就动用了黑鸭子演唱组、中央乐团合唱团以及空政歌舞团的国家一级演员周灵燕,通俗、民歌、男声、女声、极富层次感和特色的伴唱为之增色不少。
后来,策划李娜演唱会的杨善朴先生画龙点睛,把歌名改成了《女人是老虎》,使这首活泼风趣的歌曲更添诙谐幽默。
《走进西藏》
创作时间:一九九五年
录音时间:一九九五年八月
录音地点:中国北京礼士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录音棚
录音师: 王立军
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五日,为写电视剧《孔繁森》音乐,我第一次走进西藏。由于严重的高山反应,生命差点在世界屋脊烟消云散。高原的阳光清冷而刺眼,纯净的雪水好像洗尽了心中的尘埃,默默无语的雪山,神圣静穆的寺庙,伸手可及的蓝天……灵魂深处的某些东西仿佛在刹那间得到了释放。在一种近乎洗礼的过程中,我真正感悟到了孔繁森的精神世界,充实、坦荡、无悔。因为,走进西藏,就是走向无限,走进天堂。
写电视剧《孔繁森》的三首歌,我用了有生以来最长的创作时间。
《为人民服务》
创作时间:一九九五年
录音时间:一九九五年十月
录音地点:中国北京科学电影制片厂录音棚
录音师: 简军
混录地点:中国北京礼士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录音棚
混录录音师:王立军
在孔繁森还未被广为宣传之前,我就接手了电视剧《孔繁森》的音乐创作。凭直觉,我认定其主题歌一定要叫“为人民服务”,并不仅仅因作为的干部,孔繁森用生命为它作了注解,而是这是人类用爱心在世界上生活的主题,博大而崇高。简简单单几个字,涵盖的最辉煌灿烂的人生境界。与孔繁森生前有极好私交的导演对词作的要求很高。几个月间多位词作名家也为此数易其稿。我不是词作家,此时却有种写词的创作冲动。我写了,用的是心。
《嫂子颂》
创作时间:一九九一年
录音时间:一九九一年六月
录音地点:中国北京清华园录音棚
录音师: 马冬丽
歌词从一月放到六月,就是无从下手。对导演李文歧的怪作,我觉得很是头疼,直到他带着样片来做音乐,才不得以逼了出来。录音时,工作人员对李文歧说,这首歌不但在形式感上极有图破,而且极为耐听,不作主题歌太可惜了。对艺术非常敏感的李文歧当即放弃已经做好的片尾,不惜花钱重新制作,并把原定为插曲的《嫂子颂》“提升”到了片尾主题歌的位置。
录音地清华园录音棚现已拆毁,录音师马冬丽也已改行,且把此歌作为永久的纪念吧。
《撒谎的小姑娘》
创作时间:一九九二年
录音时间:一九九四年三月
录音地点:中国北京礼士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录音棚
录音师: 宫进生
这首歌的“战线”拉得最长,也有些命运多舛,是我与李文歧合作以来很重要的作品之一。从一九九二年开始创作,一九九四年录音,到现在五年过去了。电视剧还是未能播映。不过,这首我们都非常喜欢的歌不能再被埋没了,且以这种方式先听为快吧。
《隐形伴侣》是根据张抗抗同名小说改编的知青题材的电视剧,写的是“文革”时期单纯质朴的人性,疯狂、执着、纯真、善良……火红的岁月,消逝的是火一样的青春,焚烧的是人类最美丽的情感,思绪一回到那个撒谎的年代,总觉得有种纯洁而鲜活的生命力在吸引着我,有种说不出的张力。李文歧的此写得极为精彩但也极不规范,乐思跳跃性太强,这是我与李文歧合作最大的乐趣,也是最望而生畏的一点。
《阿拉哩呦》
创作时间:一九九六年
录音时间:一九九六年八月
录音地点:中国北京礼士路中国唱片社录音棚
录音师: 张克强
混录地点: 中国北京石碑胡同中国唱片社录音棚
混录录音师: 张晓安
本人是朝鲜族,这首民族器乐与管弦乐伴奏的歌曲是我数不多的朝鲜族风格的作品之一。录制时我专门从延边请来了三位横笛、加伢琴、长鼓演奏家来京伴奏,由于他们不熟悉作品的风格,录制比较困难,花了不少时间。
这首作品还有特别的意义。《青藏高原》成功后,我有意与李娜一起,通过逐渐积累的方式,进行民族音乐创作演唱的尝试,这首朝鲜族风格的作品是积累的第二步。
《黄河的渡过》
创作时间:一九九五年
录音时间:一九九六年一月
录音地点:中国北京中国音乐学院录音棚
录音师: 张小杰
近年来我多在影视领域发挥,少有时间和精力创作单曲。看了一美籍华人的“黄河的渡过”的行为艺术报道之后,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母亲河从远古的沧桑倒今日的辉煌,气势磅礴,一蹴而就。
录完音后,我发现声道搞混了,一直不敢拿出来登大雅之堂。有人说问题不太大,于是转录时转换了一下插头,又给倒了过来。不知道听起来是不是有些特别。
《就是个头矮》
创作时间:一九九三年
录音时间:一九九三年六月
录音地点:中国北京礼士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录音棚
录音师: 宫进生
“老疙瘩”张作霖既是歌驰骋关内关外的大帅,又是个貌不惊人的土将军,这首加进了说唱元素的歌曲东北味非常浓,又“土”又“倔”,与张作霖的身份和形象倒还贴切。由于电视剧播放搁浅,时隔四年此歌还是首次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