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下落

“后兽首时代”的发言





    看到某些有关兽首事件的评论,有些不得不说的话,旁征博引的文章很多,这里就用最朴素的常识逻辑说几句。

双重标准与主体混淆

有些人在评论西方的时候,会用这样一种单一逻辑,好像他们早年觉得能抢,就抢过来,现在觉得抢不到了,就设立一套规则保护他们的占有。但是,当听到有人攻击我们文物保护不利,甚至破坏损毁严重,以及并没有追究其它事件的时候,又会理直气壮地振振有词,难道还不许我们进步了?! 
当然,没说不许谁进步,中国在进步,西方也一样在进步。
不能用两套标准两种逻辑说话。

考量游戏规则,要看它的进步性和现实性

有人骂西方游戏规则,说我们不应该跟着他们走,被他们玩弄。
其实,我们从儿时起,都玩过很多游戏吧,打牌、下棋、官兵捉贼、跳皮筋,或者躲猫猫,每个地区的游戏规则不是太一样,但是,在一定区域内,都有一套多数认可的规则。小孩儿们游戏的时候,也有大孩子定新规矩,欺负小孩子的情况,但是,都很局部,小孩子被欺负一两次,觉得没意思就不再跟着玩儿了。多数情况,只有相对公平的规则,才能广泛流传。不同地区的规则也互相影响,比如打牌的时候,碰到一个来自其他地方的朋友,说我们那儿的玩儿法怎么怎么有趣,示范给大家看,大家真觉得有趣,就开始流行起来。这个时候,大家选择游戏规则的前提,考量的是这个规则是否站得住脚,如果没有逻辑支撑,漏洞百出,不公平,大家不会跟着起哄的。如果规则真的有意思,大家也不至于说,因为这不是咱家的规矩,是别人家的规矩,所以我们不这样玩儿。
我们现在的确要承认,当前国际主流规则,是被西方主导的,早到有关国家概念的产生和定义,直到一个windows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更多的就不说了。只好承认现状。
但是,站在国家民族利益的角度,追求的是积极纳入先进的体系,而不是说,因为规则是别人创立的,我们就觉得不公平,这种心态不正常。
老祖宗都知道施夷长技以制夷,所谓技的衡量,不因出身是否自夷,而是论长短。

西方的规则是在斗争历史中形成的

事实上,西方国家地区之间也是在不断斗争中成长,他们并不一直是一个整体,现在也不就是一个整体,否则也不会出现希腊追讨文物的事,远的不说,拿破仑战争、一战、二战,总知道吧,其中都无可避免地涉及烧杀抢掠的遗留问题。
回来说规则,现在比较主流的规则,正是他们为各自利益互相斗争之后,才逐渐成熟发展起来的。不像有些人一厢情愿想象的那样,在同一个时间和历史平台上,合计好设计一个圈套。历史事件中的圈套总是存在的,这没错,但是,公认的国际准则不是那么好设计的,并不是一个预谋大圈套,不是西方世界高度统一集中,商量好了针对欺压东方而设立的单边利益规则,就算有人有这个野心,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看看欧盟共同利益体,费了多少口水,走了多少曲折,就知道了。
所以,不是说他们没有私心私欲,不是说他们公正无私。正是他们互相之间的私心杂念,互相斗争,才逐渐生成互相制衡相对公平能够被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规则,而走到今天。

我们可以更改游戏规则么

能!
游戏规则是社会选择的。
前提有两点,一点是社会思想先进,另外一点是实力基础。
我们当然有可能更改游戏规则。如果有一天我们也具备了这两点前提。
社会思想先进,不是我们自己说的,不是依靠我们一边的理论论证就可以的。需要多数人承认你的思想体系,承认你的社会模式比照其他模式具有先进性。怎么才能让大多数认可呢?实践证明真正先进的东西,最终能够为大众所接受。
实力基础,不是城市里几座高楼,也不是花天酒地的水平就能说明问题的,是经济健康,老百姓生活好,没有后顾之忧,是真正的国富和民强,而不是放卫星。
这样的话,中国就一定有能力影响全世界的游戏规则。
当前,不管这个游戏规则是谁的发明,既然我们还承认主流游戏规则,还要在这个国际社会当中玩儿,当然要遵守。
我们需要做的是,提高自己,深度参与,在规则中,维护利益。
站在爱国的立场上,使用切实有效的方法。

兽首事件的玩法

这次兽首事件的玩儿法,可以说是贻笑大方。
律师团的代表也说了,我们虽败犹荣,我们开始并没有预计要赢,其意义在于发出声音。
那这里就可以讨论了,发出声音的目的在于彰显爱国主义,提醒世界至少提醒法国,还存在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我们没有忘记。从这点来说,就不是真的要打官司,而只是一个炒作。
就算是炒作,也无可非议,但我们炒作的目的,总要赢得尊重。
可是我们所看到和听到的,这个炒作的操作,前前后后,一群所谓的专业人士参与,就算不是合法地参与其中,至少也在一旁摇旗呐喊,甚至摇旗呐喊声比当事人还要声势浩大。——当然,最后我们也很糊涂,到底谁该是当事人,还有,我们群情激奋针对法国,可是佳士德只是一个公司。我们最后落到实处的做法,到头来显示出来的是对内鼓噪和对外无知,那就要问问了,虽败犹荣,荣在哪里?就荣在叫了几声爱国么?爱国还需要这样叫么?
用无知的做法,赢得“虽败犹荣”的结论,这件事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既然我们知道这些混在事件周遭的,都是些专业人士,他们却忽略了最起码的专业逻辑?
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到底是为什么?到底要干什么?有人说他们在出风头,有人说搞政治走秀。突然之间掀起这么一股所谓的爱国热潮,说实话,有点莫名其妙。
保护文物不是靠突发事件叫嚷几声,突发事件是新闻需要的,政治需要的,恰恰不是文物保护需要的。
如果说这类个案、突发事件还有点用处的话,最多就是促使我们反思,促使我们发现不足,促使我们真的务实地做点什么,真的能么?

我们在文物保护上到底该做些什么?

想问,对于现有文物保护,和流失文物追回,我们的政府到底怎样做的?做了什么?还应该做什么?
同样的问题,也问问民间?
希望能得到一些答复。
梁文道有一篇文章,假设兽首无法回归
中国该干嘛?
他写得很中肯,这里不重复。

我觉得,在相关领域内,至少应该有长期的踏实的真诚的研究和不懈的努力,国际上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实例,对于个人家族的财产,对于民族国家的文物,一些个人、基金会、研究会,以及国家政府,做大量翔实的调研追踪考证,用法律手段、道德武器、国家外交,种种方式不懈努力追回属于自己的权益。
一位网友的观点“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联合埃及、希腊等文物流失大国,倡导并制定新的文物回归法案,让各国代表性文物回到故乡,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但愿爱我的人与我爱的人都永远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