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才子袁枚说媒

清朝的袁枚是个大才子,还是美食家,他的诗词和美食作品《随园食单》至今被人捧读,除此之外,袁枚还是一位很成功的“月老”,为他的厨娘招姐与婢女招儿说媒拉合,不仅成功率高,而且功德。不过,袁枚这个媒人还做得有点不情愿呢,陈雄先生在香港《文汇报》著文说:“将最得意的厨娘嫁给最得意的门生,袁枚心里老大不舍……”


  清朝大才子兼美食家袁枚写过一本《随园食单》,可以说是古今美食的顶峰之作,受他的熏陶,他家中的婢女在饮食烹调上也很有一套。
  在书中,袁枚特别提到一位叫招姐的,也算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厨娘。招姐手脚勤快,除了洗衣缝衣,还精于烹饪,而且善解人意,凡是袁枚想要的,她都会无声无息地预备好。遇到袁枚家里临时有客来,她也能随机应变,到园中摘蔬菜,到池子里捉鱼,很快就能做成宴席。
  这招姐做小女孩时就开始服侍袁枚,估计十三四岁就被袁枚带在身边了。到了二十三岁,袁枚大概觉得再把这个大姑娘留着不嫁就不像话了,何况自己都是年过七十岁的老头子了。无奈之中想把招姐嫁掉,又很舍不得,惋惜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我的口福,要被其夫强行分去一大半了!”听的人都笑。
  袁枚在快七十岁时收了个年轻貌美的学生,叫刘霞裳,刘霞裳聪明有文才,颇得袁枚看重,袁枚就将招姐嫁给了刘霞裳。将最得意的厨娘嫁给最得意的门生,袁枚心里虽然老大不舍,但还算有点成人之美的君子之风。
  在《随园诗话》里,袁枚还自述过为一位叫招儿的婢女说媒拉合的事。
  袁枚有一位同年叫陶镛,有一次两人一起谈文论诗,当陶镛读到袁枚《扁鹊墓》中的句子“一坏尚起膏肓疾,九死难医嫉妒心”时,感慨不已,泪随之下。袁枚问其缘故,才知道对方有一个小妾被吃醋的夫人赶走了,心伤不已。
  袁枚为了安慰陶镛,就将一个叫招儿的婢女赠给了他。这位招儿即将满十五岁,正是青涩果实即将成熟时,古代女子十五岁要盘发抽笄,表示成年。严格说来,即使在当时,招儿也还是一位未成年少女。当然,在袁枚的自述中,他还是发挥了一点民主作风,并未强招儿所难。他征询招儿的意见:“你肯侍奉陶官人吗?”招儿笑着答应了。
  身为婢女,主人好意给你提亲,对方还是一位官人,招儿没有选择的余地,她不能拒绝,恐怕也不想拒绝。毕竟对方有身份,有才学,还和主人是朋友,要说不足之处,恐怕就是年纪大了些。
  当时,袁枚约35岁,陶镛与袁枚同年考中进士,他的具体年纪不可考。据学者研究,这位陶镛还是吴敬梓《儒林外史》中范进的原型。原来,吴敬梓的朋友,也是袁枚的朋友。只是据说这两位文坛大腕关系一直不太好,直接的证据是,史上没有数据证明他们有过交往。
  小说里的范进年过半百、屡试不第,穷困潦倒。现实中的陶镛中举后,想必也是年纪一大把了,不过据《芜湖县志》说,陶镛是个廉政爱民、有些清高的人,说他做官多年后,忽然托病回到乡里,“杜门不妄交接,惟日以诗书自娱”。他的同年进士庄有恭则说陶镛“貌不踰中人,踽踽廉谨”。总之,这位陶镛长相不敢恭维,但为政的口碑还不错。
  招儿嫁陶镛,是典型的老夫少妻型,这一对年纪相差悬殊的夫妻,两人后事如何?袁枚也有交待,说十多年后,陶镛升为楚中司马后,带着招儿再次路过随园。招儿已经儿女成行了。可见招儿与陶镛的元配夫人还得不错,没有走陶镛爱妾被逼走的老路。招儿生的儿子叫陶时行,陶镛将其培养成一名“文学青年”,诗写得不错,只是命短,考中秀才后,在二十岁上得痨病而死。招儿的婚姻生活还过得去,但爱子早逝,这也算是招儿一生最大的不幸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