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图文】历史上的今天------2月1日,2日,3日,4日

1662年2月1日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率大军攻台,荷兰不敌投降




  1662年2月1日,我国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军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郑成功是福建南安县人,他自幼善于思考,英勇有为。父亲郑芝龙是明末福建总兵官。他的少年时代正处于中国的大时期,所以,救国救民的思想在心底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1646年,清军渡过了钱塘江,占领浙江。掌握隆武朝政大权的郑芝龙降清。郑成功痛心于国破家亡和人民苦难,拒父劝降,焚衣招贤,募兵抗清。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厦门作为抗清根据地。郑成功第三次北伐失败后,兵力大伤。他考虑了全局形势,感到只靠厦门和金门作为根据地,势单力孤,不可能实现恢复中原的大业。如果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国土台湾,扩大抗清根据地,壮大自己的力量,形势就会好得多。而且台湾人民不堪忍受荷兰侵略者的暴行,切盼解放。于是郑成功决定挥戈东征,收复台湾。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这是郑成功正告荷兰殖民者的庄严誓词,也是他“十年始克复先基”的意愿。
  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侵占了台湾,对台湾人民进行了长达38年殖民统治与掠夺,台湾人民灾难深重,盼望祖国收复台湾。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披甲执剑,率领大军浩浩荡荡从金门料逻湾扬帆出发,凌波越海去收复台湾。
  郑成功的军队在进军中遇东南逆风,白浪滔天,船队不能行进,只得返回,停泊在澎湖36屿中间,一连几天不能行进。军粮告急,必须采取紧急行动。郑成功发布了一道命令,庄严宣告:我率领大军,冒着风险东征,是为了收复被侵占的国土,决不是为了到海外去贪图安逸。他激励将士们,不要怕惊涛骇浪,不要怕敌人的大船大炮,只要听从指挥,万众一心,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夺回台湾。于是全军将士齐心协力,顶逆风,冒急雨,排巨浪,船队继续向东南进发。4月29日黎明直抵台湾海岸线外。船队避开了赤嵌城海岸,绕道从鹿耳门登陆。登陆后,立即包围了军事据点赤嵌城(今台南),与荷兰殖民军展开了激战,打得侵略军溃不成军,收复了赤嵌城。荷兰总督揆一见势不妙,便玩弄缓兵之计,表示愿意年年纳贡。郑成功斩钉截铁地对来使说,除非你们投降,把台湾交还中国,别的没有第二条路好走。郑成功下令立即进攻,攻打揆一盘踞的台湾城(今安平)。经过9个月的围攻,荷兰人弹尽粮绝,最后不得不挂白旗投降,派人送出了投降书。1662年2月1日,举行了受降仪式。这一天,荷兰侵略者在中国人民面前低下了头。
  郑成功收复台湾5个月后,因戎马倥偬,操劳成疾,不幸逝世,时年只有38岁。





郑和 


郑和海船 




1931年2月1日 俄罗斯联邦前总统叶利钦诞辰





俄罗斯第一家庭


  叶利钦1931年2月1日出生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南乌拉尔),俄罗斯族。他自1955年从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毕业后,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工作了30年,曾任该市住房建筑联合公司总工程师、经理,1976年任苏共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叶利钦于1985年调往莫斯科担任党、政要职,1985年12月至1987年11月任苏共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1987年11月至1989年5月任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叶利钦于1989年3月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1990年5月在俄罗斯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1991年6月,叶利钦在全民选举中当选为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1991年12月,他同原苏联其他10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一起发表联合宣言,宣布建立国家联合体。1996年7月,叶利钦再次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决定辞去总统职务。
  叶利钦担任总统期间曾多次访华。
  叶利钦的夫人奈娜·叶利钦娜是一位建筑工程师,现已退休。




叶利钦的大女儿是他竞选中的有力助手。她一边照料孩子还一边处理各种事务 


叶利钦非常喜欢他的三个外孙子、外孙女 


叶利钦对网球的爱好仅次于政治 


打高尔夫球也是叶利钦的业余爱好之一 


叶利钦在竞选中使出全身解数,甚至不惜上台跳摇摆舞 


叶利钦与孙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中央医院公园内 


父慈女孝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夫人在一起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左)和乌克兰总统库奇马(右)在莫斯科举行非正式会晤时在水边垂钓 


叶利钦最钟爱的女人——妻子和两个女儿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瓦尔代森林中踩着滑雪板散步 


圣彼得堡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玛丽纳·莫斯科夫基娜给“叶利钦总统”梳头 





1877年2月1日 教育家徐特立诞辰



曾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教的老革命教育家徐特立和该校师生欢度50周年校庆





  徐特立,1877年2月1日生,湖南长沙人。曾任湖南一师范学校教师。1919年积极提倡并亲自参加留法勤工俭学。3年后回国创办长沙女子师范学校。1927年参加中国,参加南昌起义。后到中央苏区工作,任教育部部长。1934年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作教育宣传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并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七大、八大中央委员。
  1968年11月28日病逝于北京。


1942年2月1日 作《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


当时出版《整顿学风党风文风》文本




  1942年2月1日,在中央党校作《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4月3日,中央宣传部发出《关于在延安讨论中央决定及整顿三风报告的决定》,规定了整风方法、步骤。6月8日,中央宣传部又发出了《关于在全党进行整顿三风学习运动的指示》。从此,各解放区都先后开始了整风运动。这次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整风运动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随着整风运动的深入,1943年后,党的高级干部讨论了党的历史问题,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1944年4月12日,作了《学习和时局》的讲话,对讨论作了总结。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至此,全党整风运动胜利结束。这次整风运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它是一次全党范围内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革命运动,也是一次克服教条主义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端正了广大党员干部的革命方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使全党空前团结。它为党的七大召开作了重要准备,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和人民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用整风形式来解决党内矛盾,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史上的一个创举,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一个重要贡献。






在延安就整顿学风党风文风与党的高级干部谈话 


最后编辑aya168 最后编辑于 2009-02-04 13: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