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29/12/2008]2008,我听过……

 (2008-14-2)
  
   歌手:许茹芸
  
  专辑:《北纬66度》
  
  推荐歌曲:《看完烟火再回去》
  
  听她的歌,总有一种想要把她拥入怀中的冲动,不是徐图非分之想,而仅仅是出于男人保护女人的本能,借她一个肩膀,哪怕能给予她几分钟的温暖与依靠。
  
  这就是许茹芸的魅力,永远的伤别离,永远的求不得,太适合分手听,如果一段感情的结束郁结心底久久不得消散,她的歌或许是打开你眼泪闸门的钥匙,能让你在一分钟内决堤;如果女人也有《单身情歌》,不妨去听她的歌,让你在独自一人的时候,除了空气之外,还有一个纯净而飘渺的女声可以拥抱。
  
  很奇怪她为何能将寂寞演绎得如此美丽,从见到她的第一眼开始,我总觉得她应该是很多男人心目中另一半的最佳人选,温和、体贴,并不算漂亮,却能给男人一个风平浪静的港湾,倘若不是艺人,或许早就嫁与人妇、养儿育女。然而现实之下,她却是个踽踽独行的女子,人如其名,“如云”,聚合离散于澄澈的天空,下一分下一秒又不知道飘向何处,让人永远只能远远望着;“茹芸”,加上两个草字头,便有了人间的气息,便让人发觉这个女子落寞的吟唱,也无非是你与我的悲欢离合。
  
  和很多流行歌手一样,许茹芸有过高峰,有过低潮,出道于上华,树立“芸式唱腔”也在上华,先后在上华发了9张唱片,依照她的个性,想必要不是上华被环球收购重新盘整,她也许会踏实地在上华唱到退休,其后在EMI的几年,她也力求在转换环境之外,做一些全新的尝试,可惜从销量上来说却每况愈下,还经历经纪公司垮台等系列变故,真有坠入谷底的感觉了,但是必须说,对于她这样风格烙印鲜明的歌手来说,音乐上的转换和探索或许痛苦,却还是要做。就好像阿尔卑斯的山鹰,到了生命的一个阶段,要琢去自己所有的羽毛,在坚硬的岩石上磕碎自己的喙,然后在岩缝中忍饥挨冻数月,待到新的羽毛重新勃发,尖利的新喙长成,才能一飞冲天。歌手的再出发,或许不必如鹰这般置之死地而后生,但音乐生命的延续,也确实需要有破有立,很高兴许茹芸能够勇于给自己放假,远渡重洋,三年的时光,除了收拾心情,也是人生感悟和音乐创作的沉淀。
  
  现在看来,百代的探索并未白费心力,或许直到她加盟种子音乐发表这张《北纬66度》才算真正开花结果,比如《乐天市场》的作者陈姗妮,曾为她制作《芸开了》,尽管那张专辑是许茹芸所有唱片当中销量最低的,却也是最为多元化的,到了本张专辑中陈写的这首歌,许茹芸开始展露一种别样的诙谐;令我惊喜的还有《飞行时光》,吴青峰无拘无束的妖娆,在许茹芸唱来,虽然还是带了点淑女的矜持,却是难得的轻松自在。不过我的至爱,却是她自己写的那首《看完烟火再回去》,还是那个安静的她,却褪去了最后一点铅华,简单到极至,那种淡淡的调子,仿佛经历了如烟火的繁华,待到繁华散尽,还能在突然静下来的夜里轻轻哼唱一首给自己的歌,不再哭泣,不再落寞,一人一琴,就是全世界了。
  
  至于《男人女人》,前面我有博文专述,不再赘言,无论是与吴克群还是方文山的合作,也算是一种尝试,不过我更愿意把其看作公司应对市场的投机行为,既然是商业唱片,我们也应当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她能回来继续唱歌给我们听,已是最好的礼物。
  
  泰戈尔有首诗写道:“鸟儿愿为一朵云,云儿愿为一只鸟。”无论她是天边的云,还是飞翔的鸟,我们都会珍视她的纯净与透明,有她的歌相伴,是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