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29/12/2008]2008,我听过……

  (2008-11-4*)
  
  歌手:蔡国庆
  
  专辑:《庆祝》
  
  上文提到的“乡土民谣”,作为某个时期风行的音乐风格,会在退流行之后变成“昨日黄花”,但如同时装一般,很难说会不会过上若干年,它会突然复苏,甚至再度流行。然而对于艺人来说,当自己已经成为“昨日黄花”时,所谓东山再起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不是没有可能,但却比自己当新人的时候还要难,因为没有人能抗得过时间。如果是演员,在他或者她的一生当中,可以从天真无邪的小孩演到步履蹒跚的老人,因为人生的每个阶段放在戏剧中都能找到对应的角色。但对于歌手,尤其是通俗歌手,那嗓子再怎么保养,到了岁数疲弱下来是必然的,届时便得老老实实让出舞台,偶尔出席一些典礼活动,还可能收获点尊重的掌声,但是唱歌则得小心,搞不好是要折磨听众的。
  
  四十岁的蔡国庆还是比较抗老的,至少身材没有走样,脸上的褶子也不明显。可惜他的声音似乎先于他的面孔老去,体现在这张专辑里,已经听出很多勉强和气力不够的地方。但也不全是声音衰老的问题,按说,人届壮年,正是如日中天之时,底气不该不足,关键是男人到了这个岁数,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沧桑感的沉淀,正是男人最有魅力的时候。蔡国庆似乎也想放入一点曾经沧海的从容,但还是让人感觉说他要回到当年青春偶像的状态,或者说这么多年来他唱歌的毛病一直没有改,归结二字就是:“做作”。
  
  说蔡国庆是青春偶像,或许会让现在的很多小孩笑喷,但他的确是大陆上世纪90年代初通俗歌曲起步时植根于我们本土的第一批“青春偶像”,与之同批的还有解晓东等,也曾是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但是也许因为他成名的时代尚未有现在这般运作成熟缜密的艺人培养机制,所以很多年来他便始终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虽然是做歌手,在音乐上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位,想要转型做演员也只能在一些剧里扮演些次要的角色。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内还不大接受一个男人靠脸吃饭,现在风行的“花样美男”放在蔡国庆成名的时代是要遭人鄙视和嘲笑的,倘若说话再绵软一些,喜欢甩个头发之类,如蔡国庆先生,娱乐媒体和大众的刻薄倒是一如既往,于是 “蔡阿姨”、“蔡大妈”的称号接踵而来。
  
  其实回想起来,这么多年下来,作为一个艺人,蔡国庆并未有什么危害公众权益或者行为不检的地方,也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唯一称得上罪状的,大概就是某次晚会上穿着和服和一位穿着旗袍的日本MM合唱了一首歌,一时家仇国恨汹涌而来,他也成了风暴的中心。平心而论,在一个官方背景浓厚的文化活动上,主题是“中日友好”,这些艺人的表演也无疑要配合特定的宣传需要。咒骂来得自然痛快,但总要有个对象,刚巧叫他赶上了。
  
  如今听到他的这张专辑,不免也有些替他伤感,仿佛看到一个努力用脂粉掩盖皱纹的戏子,颤巍巍地在台上咿咿呀呀,台下人声鼎沸,却是自顾自的谈天说笑,全然无视老去的伶人,就算曾经芳华绝代又如何?有道是戏子无情,其实看客更是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