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29/12/2008]2008,我听过……

 (2008-10-4)
  
  歌手:深度接触乐队
  
  专辑:《叶子上的天堂》
  
  推荐曲目:《叶子上的天堂》
  
  一支除了一份宣传通稿之外再也无资讯可供了解的乐队,而且这份通稿写得非常糟糕,不仅错别字连篇,文理不通处多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这支乐队的定位。瞎扯什么李宇春、王宝强等不搭界的人,非要用自己的驴唇对别人的马嘴,唯一有点价值的信息就在于告诉大家这支乐队已经成立十年,且成员来自于不同的职业背景。
  
  十年,拿到这里来讲似乎让人感觉到一丝时间的重量,却是再正常不过的摇滚生态,今天向大家介绍这张专辑,也是向这群有梦想的摇滚乐人致以敬意,能坚持下来就是最大的胜利。不同职业又怎样呢?我觉得从某种程度来说对他们是好事,死耗在那里也未必有什么出路。人活着就必须吃饭,但人不能为吃饭而活着,首先要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因此干什么工作也许并不那么重要,这个问题能解决了,OK,再想点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摇滚于是便成为了一个选项。对于千千万万你我一般的普通人来说,“深度接触”就是一个普通人兑现梦想的范例,何必要和谁去比较什么,坚持住自己那一份坚持就好。
  
  我是不愿去预测“深度接触”未来会否在市场上收获成功的,从音乐上来,这是一张精良的专辑,也未剑走偏锋,但同已经出版过的摇滚专辑相比,同质化的地方很多,自我的个性则很少。所以我更愿意把这张专辑看作“深度接触”对自己十年奋斗的一个交待,受不受欢迎,销量如何,天知道,本来也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
  
  然而我必须说,同前面的“Fusion”相比,“深度接触”多多少少有点“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辛酸。在一切商品化的今天,所有的艺术梦想都会越来越昂贵,尤其是对寒门子弟来说就更艰难。比如学音乐,不管是古典范畴的钢琴,还是一把电吉他,都需要不菲的先期投入,而投入更大的在于“学”的阶段,每个小时支付的学费更是惊人。倘若家长们真的想要孩子在这方面出人头地,上专业的音乐院校学费要明显高于普通院校,还要支付额外的派生费用:在录取时要疏通各类关系,被录取后还要拜名师、买乐谱、租琴房、听唱片、出国……即使要走选秀节目或者什么比赛的捷径,同样要有丰沛的金钱作为后盾。艺术越来越成为有钱人的游戏,这将是个大趋势。即使是摇滚乐,将来也不是人人玩儿的起的,其成长的土壤将越来越远离贫瘠的西部,而是加速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集中。这些地方的经济已经富裕到孩子们买一把电吉他如同买一件电动玩具,可以尽情地玩儿,家长们能支付得起也乐得支付,这样他们这一代从小会将玩Band当作成长中的常态,成为自己年轻荷尔蒙发泄的再自然再普遍不过的方式,届时,也就是中国摇滚乐彻底融入主流流行文化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