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29/12/2008]2008,我听过……

 (2008-09-3)
  
   歌手:黄鑫
  
  专辑:《我的另一半》
  
  推荐曲目:《啄木鸟》
  
  新人,80后,和前面二位站在一起,按年龄恰好可凑成祖孙三代。
  
  然而这三个人又恰恰代表了他们那个时代流行乐坛的鲜明特色。李泰祥的七十年代是学院派音乐人主导的民谣风潮,张岭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改革大潮冲击下大陆新青年“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摇滚风潮,而这位黄鑫小朋友站在新世纪的起点,成名得益的,却是铺天盖地的选秀风潮。如果说,前面两个人之间多多少少还有一点文化和音乐上的传承,到了黄鑫这一代,则完全和这些前辈存在不可逾越的断层:这样一个时代,有关流行,有关发唱片,可能完全和音乐无关。
  
  这么讲并不是要针对黄鑫,2006年CCTV“梦想中国”季军,据说当时他之所以折戟沉沙,是因为他在一场需要以摇滚风格演绎歌曲的竞赛环节中表现欠佳,此外没有原创。其实我觉得这样的标准提出来对于一场选秀活动来说真是莫大的讽刺,无异于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央视大概也想借此彰显自己的水准是高于自己死瞧不上却又暗暗嫉恨的湖南卫视的,更讽刺的是使了那么多霸道的手段,“梦想中国”迄今为止还没能捧红一个能与李宇春在商业价值和影响力上匹敌的艺人。
  
  应该说英皇公司对黄鑫打造的这张《我的另一半》还是比较精致的,形象定位也很准确。我比较欣赏这张唱片的一点就在于态度的直白,就是“商业”和“偶像”,不瞎玩儿深沉,不乱凑“原创”的热闹。每首歌都不难听,都很“偶像”,就算是流水线产品又怎么样呢?宁可要流水线上走下来的偶像,也不要假冒伪劣的“原创”。
  
  黄鑫今年24岁,出来闯江湖的日子却不短了,18岁就开始跑场子,给人家当了四年的伴舞,如今借选秀一朝成名,成了签约艺人,也算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吧。北京乃至全国像他这样的孩子有很多,他算是其中的幸运儿。选秀活动是平民的狂欢,但狂欢带来的直接恶果就是让很多小孩儿以为选秀明星的成功是可以轻易复制的,一夜成名一夕暴富是不需要奋斗的,只看到成功的万分之一,看不到失败的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只看到表面的光鲜亮丽,看不到背后的魑魅魍魉。就算是已经挤进来的,如黄鑫,个中甘苦恐怕才真正地开始体会到吧。路还长,慢慢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