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29/12/2008]2008,我听过……

  (2008-08-3)

   歌手:杨培安
  
  专辑:《杨培安III》
  
  推荐曲目:《酸风柳树》
  
  看到这个名字,也许很多人跟我的直觉反应都是:“杨培安是谁?”
  
  杨培安,用包小柏的话来说,就是一位1971年出生的“高龄新人”。
  
  第一次听到杨培安,是因为张纪中版的《神雕侠侣》在台湾播映,收视大热,但片尾曲和张靓颖的主题歌却被中视换成了一个叫杨培安的歌手的另两首歌。倒也不是台湾那边有什么禁令,或者歧视大陆流行歌曲,而是中视经常借着给电视剧换贴片主题歌的方式,帮某些唱片公司打歌,赚到的宣传费其实也没多少,不仅大陆剧遭此待遇,韩剧也不例外。这两年台湾的观众便经常以这样的方式认识这位“高龄新人”,他不仅是各个电视剧主题曲的宠儿,还为不少广告谱写并演唱了主题歌。所以你看可以看到他本张专辑封套上每首歌歌名的后面,几乎总拖着长长的一串。
  
  杨培安的声音,高亢清亮,音域开阔。若你没有听过他唱歌,可以提供一个类比就是张杰,二者的音质虽然有些差异,歌路却还是挺像的。倘若以唱功论英雄,他似乎早该红了,却隔了那么多年,才闯出来一点名气,也许与他低调的性格有关,但更多的是流行工业自然选择的结果。他的唱功的确很棒,却是贴近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那类唱腔,在如今看来早就褪流行八辈子了。他的偶像是张雨生,虽在音高上能与之争锋,但在词曲创作的人文气息和思想深度上却无法和雨生相比,无论是他的声音还是音乐,都缺乏必要的个性,这一切似乎都注定他能成为一员唱将,却成不了一个歌星。
  
  不过,虽然成功来得迟了一些,他还是成功了,而他的成功却得益于当年局限住他的特点。他的声音非常适合演绎那种澎湃的煽情歌曲,或者那种健康向上的励志歌曲,前者电视剧很需要,后者广告很需要。而这两项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缺乏需求,只要把握住一回一炮打响,以后的机会便有如源头活水,绵绵不绝,所以他是应该感谢台啤公司慧眼识珠的,不仅令他闯出了名气,还实现了发片的梦想。由此倒也可为那些境遇类似的歌手提供一条出路,这样的好事不会天上掉馅儿饼,厂商们也不是当慈善家救苦救难来了,如今的时代,快餐文化当道,“酒香就怕巷子深”;流行歌手在唱功之外,恐怕还得费些心思想想人脉和推广平台方面的事情。
  
  本张专辑充满了如此的煽情歌曲和励志歌曲,然而听将下来,最令我感动的却只有《酸风柳树》,一首闽南语的歌曲,也是不多见的一首没做任何主题歌的歌曲,杨培安的声音意外地显得非常节制,却蘸满了浓烈的惆怅。这个来自台湾中南部的歌手此时唱给你听的,只是一份对故土的眷恋与深情,简单而不带一分杂质,也告诉我们,最美好的感情不一定非要通过飙高音来传达。关键在于: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