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29/12/2008]2008,我听过……

 (2008-04-2)
  
  歌手:叶蓓
  
  专辑:《我要的自由》
  
  推荐歌曲:《花儿》、《让我看着你》
  
  最早听到叶蓓的声音是她和老狼合唱的那首《青春无悔》,稍后便是《B小调雨后》,这两首歌都是校园民谣风行时期的经典作品。在中国的流行音乐史上,90年代中期开始的校园民谣风绝对值得铭记,大学生们以音乐的方式感怀青春并不自此方始,但这次风潮的最大价值在于中国大陆的大学生们选择自己拿起了吉它,以创作者的面目推动一种音乐类型的发展。而叶蓓的声名鹊起虽离不开高晓松、老狼等人的襄助,她的出身却又与他们不同,后者是非艺术专业出身的“草根”校园歌手,而叶蓓却是正儿八经受过音乐学院正规教育的。所以她的音乐虽不华丽却也不简单,即使早期的她所唱的“校园民谣”在书卷气之外也带着学院派的影子。
  
  十年,三家公司,四张专辑,叶蓓音乐道路走得不慌不忙,全无当前唱片业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所以她的每一张唱片都可冠以日本人好用的宣传词汇“良心品质”。无论选曲还是制作,精雕细刻,质量上乘,都让你感觉到的确是她沉淀一段时间之后用心交出的功课。她的音乐虽仍划入流行音乐范畴,但在音乐的特点和人文精神上却保持了独立于港台商业流行歌曲体系之外的个性,没有拾人牙慧,而且每一张新唱片相对以往,总能看到叶蓓在不断地进行着各种风格的尝试。比如这张专辑中的《花儿》,一方面有“花朵”的意象,另一方面则是青海“花儿”的民间音乐色彩,在张亚东充满西式风情的编配中开出别样绚丽的花朵。我觉得叶蓓尤为可贵的一点在于她很清楚自己的特点在哪里,所以不管做怎样的尝试,融入怎样新的元素,都会很好地体现她的特点而不是偏离。
  
  叶蓓的声音给人的画面是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清新、淡雅,如同滚过紫色草原的风,嚼化了阳光,在耳边轻轻吟唱,裹挟着若有若无的香气拂过脸庞,却又是永远也抓不住的。高音部分的气音换作旁人恐有触摸某个音高吃力的嫌疑,然而对叶蓓来说却成了一种别样的标签,不是缥缈也不是空灵,因为那种声音听起来都是遥远的,她的声音听起来是很近的,很妥帖地让人暖上心头。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特点,她的音乐适合一个人静静地听,可以在家里泡上一杯茶瘫在沙发上听,也可以在独自开车时调到一个合适的音量来听,却不大适合那种很多人的晚会现场,叶蓓任是怎样卖力,那感觉都要大打折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