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29/12/2008]2008,我听过……

  (2008-04-0)
  
  我的排行榜(第四周:2008年1月21日-2008年1月27日)
  
  1、王若琳:迷宫
  《Start from Here》
  
  2、叶蓓:花儿
  《我要的自由》
  
  
  3、苏打绿:左边
  《无以伦比的美丽》
  
  4、萨顶顶:万物生(梵语)
  《万物生》
  
  5、张震岳:小星星
  《OK》


 (2008-04-1)
  
  歌手:王若琳
  
  专辑:《Start From Here》
  
  推荐歌曲:《迷宫》、《有你的快乐》
  
  Norah Jones如果唱中文歌是什么感觉呢?
  
  基本上这张专辑会给你答案。
  
  7首针对王若琳量身打造的英文原创、2首英文翻唱、3首王若琳自己的原创,这张专辑的英文部分我不想过多的评述。听中国人唱英文歌有个很奇怪的感觉,无论她/他的发音多么标准,却总让人有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这是中国人唱的。火候较之欧美的原唱似乎总差那么一点点。所以你如果拿同样一首Jazz歌曲让Norah Jones和王若琳来各自演绎,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Norah的版本。
  
  什么是Jazz?Jazz就是一杯葡萄酒,且只能是一杯葡萄酒;烈了,如烧刀子,第一口轰地就懵了,那是重金属;淡了,如青啤欢动,泡沫汹涌却是当水喝的,那是寻常的流行歌曲。都说听Jazz会上瘾,一旦沉浸其中就难以自拔,但能不能迷人到这种程度也要看它的品相如何,如一瓶好的葡萄酒,并不是便利店超市所能轻易觅得。好的Jazz必是窖藏多年,让你在合适的时间打开它,那刚刚倒入高脚杯的时候沿着杯壁涌上来的幽香,滚动在你的鼻尖处,沁入你的魂魄,小泯一口,浓烈的醇厚让你所有的味蕾绽放,蒸发出瑰丽的梦……Jazz的演绎强调的是那种来自于灵魂深处的全然放松,只有这样才能让听者也完全放松下来,静静地在酒馆的小桌前、昏暗的灯光下小酌微醺,甚至不知不觉酩酊不知归处。
  
  能把Jazz唱到这种境界的,欧美自有很多伟大的歌手。然而作为一种特别的音乐类型,在华语歌坛Jazz更多的是以一种音乐元素的面貌出现,也就是说,有些歌手会把自己的歌曲融入一些Jazz的元素,但纯Jazz却少有人敢触及。一来以中文为语言的纯Jazz在华人圈目前来看市场不大,二来Jazz完成本土化之后是否还够不够“纯”也值得怀疑。以前听到的一些国内歌手录的Jazz,还是以英文翻唱居多,也有人做过中文老歌爵士风的尝试,最后却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王若琳是我在华人歌手中听到的第一个拥有原创能力的Jazz好声音,比较她本张专辑中的其他作品,真正令我惊艳的是那五首国语歌,特别是《迷宫》,她使用中文的那种特别的咬字发音方式配合沙哑而慵懒的声线非常传神地释放出了Jazz的魅力,让我自私的耳朵恨不得在某个阳光很好的冬日下午独占这样的好声音。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本张专辑的制作人王治平,这个名字在台湾的流行音乐圈如雷贯耳,专辑经过他手制作的艺人名号都很响,比如早期天后级的梅艳芳、陈淑桦,到如今华语流行乐坛的当家花旦温岚、张韶涵,以及超红偶像团体S.H.E、飞轮海等等。但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王若琳的爸爸。艺人的子女走上演艺之路通常心情复杂,一方面不愿生活在父辈的光环之下,但另一方面想要迅速打开局面有的时候也不得不借助父辈的便利之门。王若琳从小的个性便不大愿意倚仗父亲的背景,王治平对她除了担任音乐上的启蒙者之外,更多地是给她精神上的支持,尊重她自立自主,正是基于这份尊重与理解,王若琳将自己第一张专辑的制作交给了父亲。但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张集子还是有若干地方存在不自觉地向流行的妥协,或许也算是点点遗憾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