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员整理黄继光遗体照片[组图]


魏锡光拍摄的卫生员在整理黄继光遗体的照片


“2007年6月6日下午,黄继光的战友、上甘岭战役志愿军45师前线指挥所秘书,年届八旬的湖北省作家谢万丁将自己保存了55年的一组黄继光遗照孤品无偿捐赠给军事博物馆,弥补了黄继光无照片传世的缺憾”的消息。引起了河南开封机关干部魏路的注意,因为谢万丁捐赠的照片他见过,他爷爷魏锡光留下的遗物中就有这些照片。
魏锡光1928年出生在安阳滑县,1949年初在南京参军,在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十五军四十五师政治部担任宣传干事。1950年春天,他随部队进入朝鲜,是进入朝鲜的第一批志愿军,一直到1954年夏天才从朝鲜返回国内,在朝鲜期间先后荣获3次三等功。
魏锡光先生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四十五师政治部担任宣传干事期间,留下来100多张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照片和其他的照片,比如:朝鲜人民欢迎志愿军战士,朝鲜妈妈祭奠牺牲志愿军,朝鲜儿童和志愿军战士在一起;战士们端着冲锋枪扫射,战士们在防空洞中接雨水,战士们在河中洗衣服,战士们在战斗空隙不忘学习;朝中军队联合召开庆功会,朝中军民载歌载舞共同庆祝停战签字,志愿军帮助朝鲜居民重建家园……
魏锡光上世纪60年代转业回到鹤壁市工作,1973年心脏病突发去世。魏锡光的弟弟魏千志也珍藏着兄长从朝鲜战场上寄回的信件和照片。
魏锡光曾经告诉魏千志,他和黄继光在同一个师部。上甘岭战役发生在1952年10月,黄继光牺牲后,由于战况紧迫,战友们先将其埋到雪地里,战事稳定后才将其遗体从雪地里挖出来,换上新的衣服后安葬。魏锡光当年对魏千志说:“当时他一直都在现场,看着卫生员给黄继光换衣服。”
魏路同志保存的黄继光照片中大部分与谢万丁保存的相同,其中有一张是卫生员在整理黄继光遗体时的照片,与谢万丁保存的有所不同,因为能看清黄继光的脸。
黄继光(1930~1952)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那舍己为公,一心为民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的北陵烈士陵园。
在中江县还有黄继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