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组图】毛泽东吃饭有“怪癖”

毛泽东吃的菜里一般很少放辣椒,辣椒平时吃得也不算多,但吃得很辣。
  厨师把小青椒放到锅里煸一下,翠绿翠绿的,毛泽东就爱这么吃辣椒。一般人是吃不了的,非得有真功夫不可。

  再有就是湖南的豆丝、广东的豆腐乳和湖南、杭州的臭豆腐,都是毛泽东小菜里常有的。
  要特别提到的是,毛泽东每顿饭必不可少的不是辣椒,而是一小碗蒜泥。用剥好的一头蒜砸成蒜泥,再用盐、味精、香油一伴,就可以吃了。毛泽东的这一生活习惯对他的身体很有益处,可能蒜本身就有杀菌作用。


  主食里,毛泽东喜欢吃粗粮,如玉米、红薯,每顿饭里总得有一样,面食吃得很少,主要吃大米。

  毛泽东吃的大米也和普通人的习惯不一样。一般人吃米都喜欢吃好米,可毛泽东不是这样,他吃的米都是糙米:只去掉稻谷的一层。
  有个卫士对此不解,曾问过毛泽东,毛说:“这种米维生素多,很有营养,人吃了后还可以不长脚气。”
  毛泽东吃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油性特别大。他之所以一天吃两顿饭,两顿饭之间相距时间能够达到10个小时,也有油性大这方面的因素。



毛泽东在转战陕北途中与老乡吃饭(1947)

  毛泽东饮食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喜吃炒素菜,要保持原色原味,基本不放酱油,口味也不重。吃鱼,以清蒸为多。
  毛泽东饮食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喜欢吃带骨头、带刺的鸡和鱼。

  像武昌鱼的刺特别细,而且还很多,可毛泽东不怕,吃起来也不觉得麻烦。鸡肉也是如此,不带骨头的鸡肉,毛泽东吃起来就感觉不那么香。

  1963年以前,一天中的荤菜大致是这样安排的:起床后的这顿饭基本上是吃鱼,睡觉前的这顿饭基本上是安排肉和鸡。到1963年以后,临近睡觉前这顿饭就不许安排带骨头的鸡了,把它们安排到睡觉以后的那顿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