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图】电影皇后胡蝶与张学良、马君武的文墨官司

马君武借诗泄私愤


  马君武的两首诗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共鸣。马君武后来对人自夸说,他的《哀沈阳》诗足以和明朝末年吴梅村祭酒谴责降清大将吴三桂的诗《圆圆曲》媲美。

  但是,根据张学良当年的秘书惠德安的回忆,马君武写这两首诗,还有他和张学良个人之间的恩怨因素,并非完全出自爱国的公心。惠德安说:

  马君武,广西人,早年留学德国,取得过工学博士学位,在北平创立一所民国大学,这所私立大学,基金很少,由大学的董事会筹措经费维持它。马君武听传说张学良曾给天津张伯苓办的南开大学,捐助不少办学金。马几次求见张,请他拿出一笔款助学,由于东北情况紧张,又加张的身体不好,没能邀见他,他很不满意。事情凑巧,“九一八”事变后的这些天,北平学生去顺承王府请愿共赴国难。张接见了学生并讲了话,马君武认为既能接见学生,为什么不能会见他。他特往顺承王府承启处,要求无论如何也得见张,不见,他就不走,要在承启处坐以达旦。张学良只好会见他。据当时财政部冀晋察绥特派员荆有岩同志说,张见马以后,张曾询问荆能否设法给“民大”弄点钱?荆说他那特派员公署,每月支付班禅北平办事处、蒙藏委员会驻平机构、外交部办事处以及其他一些额外开支,数目就很可观。现在东北出了问题,以后的军饷能否发出去,都成疑问。马校长在这时候,要那么多钱,岂不是给我们出难题?张听了以后,久久未作表示。几个月后,马君武从上海寄给张一封信,作最后的要求。张回信的大意是,现今的军事费用,已穷于筹措,风起云涌的东北义勇军,且无力接济,对于“民大”,实已爱莫能助。

  惠德安以当事人的身份说的这个事情也很难否定,不能排除马君武借机发泄对张学良的怨气的可能。

  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动机,马君武的诗确实给张学良造成很坏的影响。张学良对此倍感痛苦,但他从未作公开或书面的辩解。他最气的是人家说他与朱五小姐有染,后来连玩笑都不敢与部下的太太开了。

  五年以后张学良与杨虎城联合发动西安事变,张学良为此失去人身自由,也彻底告别了放荡不羁的生活。在数十年的牢狱生活中,张学良却赢得了坚贞的爱情,与赵一荻的爱情成为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