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晚年河北削藩 人生最后一次大智大勇

  张骞作为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至今让人铭记,他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故事妇孺皆知。除此之外,他人生中其实还有一次大智大勇,那就是晚年奉汉武帝的旨意,从长安赶赴常山国的首府元氏,查处常山国王位继承人刘勃恶行,消除了河北中部一个实力强大、放荡不羁的诸侯王,为汉武帝推进削藩的策略,贡献了一生最后的一次大智大勇。《河北青年报》刊载梁勇先生文章,详叙了张骞晚年河北削藩这段鲜为人知的经历。


恒山国为避讳改名


  大家都知道,张骞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外交家。按照当时的行政区划,他是汉中郡成固县(今陕西城固)人。生活在约公元前164年~公元前114年之间。就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常山国的宪王刘舜病故,常山国诸王子不合,引起内讧。汉武帝委派张骞到河北,处置常山国的纠纷。

  这个常山国,原名是恒山国,因位于北岳恒山南麓而得名,是河北著名的诸侯之一。为什么恒山王后来改称常山王了呢?这要讲一讲古代封建社会的避讳制度。从周天子分封五岳,北岳恒山就在恒山郡的管辖境内。从两千多年前的周秦、汉魏,一直到元朝和明朝,古代帝王赐封的北岳恒山,与山西浑源现在的北岳恒山没有任何关系,古代真正的北岳恒山,原本在河北省曲阳县北部。因此,从汉代到明朝,历代帝王大臣祭祀北岳恒山的庙祠,都在河北省曲阳县城内。曲阳县至今仍然保留着这座举世闻名的北岳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了金朝以后,由于将曲阳县北部分置阜平县,所以,北岳恒山就是现在阜平县与唐县交界处的神仙山,也称大茂山。在高速公路上可以看到大茂山的指示标志,那就是古代真正帝王赐封的北岳恒山。

  西汉经历了吕后专权之后,周勃起兵平灭了诸吕集团叛乱,迎接代王刘恒即位为西汉皇帝,史称汉文帝。因为刘恒名讳叫恒,按照封建社会的避讳制度,北岳恒山就在西汉文帝之后改名常山,恒山郡改名常山郡。因为封了诸侯王,所以就成为常山国。


常山王死后引发内讧


  汉景帝时,于公元前145年封他最小的儿子刘舜为常山王,成为常山诸侯王族开基始祖。刘舜也是汉武帝的小弟,他与中山靖王刘胜、河间献王刘德等,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在河北的诸侯之中,属于封地广袤、势力强大的诸侯之列。

  刘舜与“乐酒好内”的中山靖王刘胜同属骄奢淫逸、胡作非为的不肖之徒。20世纪90年代,在河北省鹿泉市的高庄村发现了历史上曾经被多次盗掘过的刘舜的墓葬。尽管经过古代盗墓贼深入墓穴内部、火烧等破坏,但仍然保存着大量精美的出土文物。其中不仅出土了一系列餐饮用的青铜鼎、青铜壶,还出土了温酒用的青铜执炉,餐饮用的银盆银碗,还有捣药用的药杵和药钵。通过这些出土文物,可以反映出这个刘舜生前与刘胜一样,过着富贵的生活。

  正是因为刘舜本人流氓成性,因此,受其影响,自然家风恶劣,妻妾儿女之间明争暗斗,造就了一家子混账无德的不肖子孙。刘舜生有四个儿子:长子刘棁、次子刘勃、三子刘平、四子名刘商。在刘舜晚年病重期间,身为王后的修和太子刘勃很少过问刘舜的病情,更不履行照顾刘舜的义务。不仅如此,太子刘勃在他父王病重期间,还经常吃喝玩乐,歌舞赌嫖。刘勃即位后,与他的母亲狼狈为奸,专横跋扈,想方设法排斥刘棁,不分给他财产。
刘舜病故后,汉武帝派遣使者出席丧礼。这时,刘舜的长子刘棁便借机向使者讲述了刘勃不仁不孝不义之行,指控刘勃对父王毫无孝心,由于王后的放纵和袒护,有恃无恐,人性丧尽。在父王病危和死后的服丧期间,刘勃“私奸饮酒,博戏击筑(筑是一种乐器),与女子载驰,环城过市,入狱视囚”。

  这些罪名,按汉朝的法律,理当诛斩。使者回京后,如实禀奏给汉武帝,于是汉武帝派张骞到常山验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