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诸帝;西晋亡国之君虽然是晋愍帝,但是别的皇帝也难逃其咎.西晋是历史上很少有的从开国到灭亡皇帝素质都极其低下的朝代,这个建立在士族地主基础上的国家,一开始就是黑暗不堪,西晋诸帝中大多是有毛病的非正常人,整个朝代在叛乱与阴谋中度过,直接导致了五胡乱华的局面.五胡乱华,在现在看来是民族的伟大融合,但是在当时,差点就亡国灭种了,以司马家族为首的士族天天清谈比富,而广大的汉族百姓被人当成牛羊屠杀(请注意,这里的牛羊不是比喻和夸张,而是实指,当时的汉人被当成两脚羊屠杀,奸淫和食用).司马懿,这个魏国杰出将领所开创的朝代对华夏民族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使中原大地首次陷入了黑暗恐怖的魔兽世界,所以,西晋的罪责光一个晋愍帝无法承担,必须要西晋整个统治集团集体承担.东晋延续了西晋的统治,偏安一隅,忽略不记
隋炀帝:知名度和纣王不相上下的暴君,尤其在民间,基本上是家喻户晓.他的事迹本人们广为流传,当然大多是坏事.下面来列举一下他的罪状,杀父淫母,篡夺皇位,陷害哥哥,滥杀大臣,为去扬州看琼花开凿大运河,征高句丽,给树木披挂锦缎,外国人来免费吃住……总之一句话这就是个垃圾与禽兽的结合体。 其实在我看来隋炀帝的失败就在一点,他把本该整整一个朝代的事情都做了,那还要这个朝代做什么……
唐哀帝:傀儡皇帝,做的很郁闷,基本上没知名度,作为一个强大王朝的末代皇帝混到人不知鬼不觉,失败,真TMD地失败,同时也反映了盛唐,其实离他很遥远。唐朝的强大维持的时间很短,只比短命的隋朝持续的时间长那么一点点,其他时间基本被人无视,从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就可以看出。
宋徽宗:中国有个很奇怪的怪圈,在艺术上有成就的帝王大多要亡国,北宋就亡在这位书画双全的太上皇手上的。所以后来的乾隆很识相的写诗只多不精,不然写了数万首好诗的皇帝不知道要亡几回国了,当然这之间只有个异数,那就是曹操,不过他活着的时候没当皇帝……。北宋的灭亡徽宗难脱其咎,一个富强的国家生生的毁在他的手上,虽说宋朝积贫积弱,那只是说宋朝行政与国家精神上的,真实的宋朝国力是相当强盛的,居然被人家新兴的金国灭了,实在是说不过去,而中国四个很有名气的奸臣就是出在他当政的朝代上,这四个人都相当有才华,但是才华都用在歪点子上了,祸国殃民!这厮最后下场极惨,死在异国,被人遗弃。
卫王赵丙:就是陆秀夫背着跳海的小皇帝,这位末代皇帝为国捐躯,比起死的很惨的徽宗,他死的其所,死的壮烈,宋朝的官家最后选择了和他的朝代,他的人民一起在崖山谱写汉族最后的壮烈乐章,可爱,可敬的小官家,放心走好,大宋子民们放心走好,崖山之后,还有中国!
朱由检:朕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这句话其实真正说明他是怎么亡国的,做为君主,可以好色,可以荒淫,可以怠政,可以残暴,但最忌不能用人,残暴如始皇,好色如高祖,怠政如万历,只要能用人,基本上都不会有什么事,而强如桀,狠如纣,无敌如项羽,只要不能用人,只能败亡,一只狮子再厉害也打不过1000只羊,而朱由检说这话有什么意思,一层是与大臣离心离德,一层是自己刚愎自用,而其个人才能只是中上之资,别说碰到天灾人祸,就是在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大明也会被他折腾个半死.不过,毅宗死的相当有气节,披发蒙面,自缢而死,令人感叹唏嘘.
异族亡国皇帝元顺帝:这位皇帝虽然是蒙古人的败类,不过对于汉族来说,是个不错的皇帝,因为他顺天应人,没做多大抵抗,就放弃了首都,积极响应了洪武帝"驱逐靼奴,恢复中华"的号召,乖乖的退出中原,也许他要被蒙古人唾弃,但对于中华大地上其他民族来说,真该给他建座牌坊,因为他的败亡,终于让各族人民喘了口长长的闷气,虽然元朝统治中原只有仅仅90年,但是对于挺过90年的中华各族来所真的不是很容易,时时要提防着被屠杀,没被杀的也只能作为下等人活着,价值相当于一头驴子,所以明朝对于元朝这位亡国之君,给了个顺字,真的很贴切.
爱新觉落.溥仪:这是个很狡猾投机的人,从当清朝皇帝,到当伪满洲国的皇帝,再到安安稳稳的在新中国当良民,其一生的轨迹就是满族这个族兴起到灭亡的轨迹.满清趁中华内乱,窃取国柄,凭的就是其狡猾善变,打着救民的旗号入关,翻脸不认人就开始杀戮,说好一切照旧,却变卦要剃发易服,宣扬满汉一家,却要"宁与友邦,不于外人",1840后,曾想赶走列强,自己独占中国,后来发现搞不定,就与列强合作,做他们的代理人,这个民族的统治者随时顺着时局的变化而变化,他们能在任何情况下保住自己的利益,并使其最大化,就像溥仪,看看情势不对,就退位,趁人不注意就搞复辟,抗日时又和日本人勾结,想向石敬瑭一样弄个儿皇帝做做,日本失败后,马上翻脸,装作受害者,在国际法庭咬日本人一口,新中国成立后又坚决服从的领导,居然被他混了个安乐死,高,实在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