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仰望19世纪古典与唯美的欧洲艺术(组图)

莱尔米特的《圣佩尔山的割麦人》
那么,除了欣赏美、得到感官愉悦之外,艺术究竟给生活增添了什么?在对形式美的狂热追求之后,古典美的巅峰已悄然而过。如果只有模仿,艺术的道路将从泥泞的沼泽沉寂地穿过。在工业革命来临之后,画家将视角转向了普通百姓。《拾麦穗的女人》(朱尔·布雷东)、《第二次收获》、《收牧草的农妇》(朱利安·杜普荷)中的底层百姓则显得快乐、安详,显现出画家对农村生活的乌托邦想象,相对而言,莱尔米特和米勒的作品则更接近现实。 照相术、印刷术的发明,使古典艺术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对于艺术形式的探寻依然进行着,毕沙罗、雷诺阿、蒙克、劳特累克这些响当当的印象派先驱开始着力于光、影的探索,此次展出的多是他们的风景作品,从色块和笔触中,读到了艺术家的焦虑和不安,他们在寻找一个出口,一个新的转变,试图拯救艺术的消亡。
应该感激西蒙基金会,这个欧洲本土之外最大的艺术品私人收藏机构,是它把这些伟大的作品收集起来,并让这些作品从西蒙家族的墙壁上取下,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中巡回。能够在上海美术馆的展厅里,隔着半米的距离观看那些作品,真是一种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