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她刚踏进歌坛,人美声甜,唱着“甲壳虫”、“滚石”的时代曲,前途似乎充满期盼,流行世界的又一位可人儿做着大明星的梦,1964年,她才18岁。4年之后,她又在银幕上找到自己继续造梦的天地,与阿兰·德龙(Alain Delon)合作了她的处女电影:《皮革下的裸露》(Girl on a Motorcycle)——她着一件黑色的皮质夹克,是名副其实的冷美人、铁女子。胆大如她,毫不忌讳的裸体演出让喜欢她的人发现她甜美清纯的外表下是狂野和不羁,她的情人,是“滚石乐队”的坏小子——贾格尔(Mick Jagger),不断在上世纪60年代掀起音乐的浪潮。而整个60年代对于她,却如此美妙。
玛芮安妮·菲丝弗的新专辑《Before the Poison》,继续两年前专辑《Kissin Time》与著名摇滚乐手合作的方式,《Before the Poison》出现的合作伙伴是更为另类一些的PJ Harvey与Nick Cave,《Kissin Time》沾染的电子音效与HIP HOP曲调是她与音乐潮流的一次短暂爱情,而《Before the Poison》则是她自己对前尘往事的一次回归,PJ Harvey时不时点起一团火气,却又马上被Nick Cave低沉的钢琴声扑灭,最动听的歌叫“Crazy Love”:
今天的玛芮安妮·菲丝弗也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只会唱别人歌曲的豆蔻少女,历炼过磨难,才更懂得要用音乐讲述自己的故事与心情,无论《Before the Poison》,还是《Kissin Time》,大部分歌词都出自她自己的手笔,歌词不依靠另类偏锋获取石破天惊的效果,都是些淡淡的心情小品,这样的平白与简单,一旦经过她独特凄美的嗓音润色,便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惊人效果,同样的歌若是换成他人演绎,也许就会大打折扣——玛芮安妮这种于平淡中呈现的奇妙化合作用也是她重生以后所有唱片的共同特质,算来时间也接近20年,在音乐的世界自成她独特的风格,不会大红大紫,却历久如新。
《Before the Poison》的封套上,一个女孩躺在她的腿上,显露出玛芮安妮·菲丝弗母性的一面,提醒歌迷她不再是那个人靓歌甜的青春少女,同时,这也是对自己青春的一种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