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图/毛泽东逝世时的天人感应:陨石地震
毛泽东在最后的日子里,依然是既不愿打针,也不愿意吃药。他依旧相信,靠自己身体的抵抗力能战胜疾病的道理。他依旧坚守着治病也要“自力更生”,因为用药打针,是“外援”。
但越来越虚弱的身体,使他固守的道理已是处于失败,他几乎是水米不进。在医生的多次劝说下,才同意用了鼻饲插管。这种插管很细很细,是从国外进口的。可以从鼻子一直插到胃里去。以此输送营养,维持生命。
“主席,您别老不听医生的意见,人家刘伯承身体不比您好,用了鼻饲管,效果特别好,您老说靠自己的抵抗力,您没有营养,怎么有抵抗力呀。”
有一天,小孟又对主席进行了一番劝说。
主席这次听了之后,睁开他微闭的眼睛,然后轻轻说:“那就试试吧!”
插上鼻饲管之后,他果然在第二天,感到身上有点力气了。他显出高兴的样子。
“小孟呀,你比我懂得多,我得听你的了。”
已经很少说话的主席,今天显得有些精神了。他已经有五六天都不说什么话。
“您就得和医生好好配合,您的病会治好的,您不是听我的,要听医生的。”
1976年6月中的一天,小孟请假外出回家,去看看她已经好久未见面的丈夫,近在咫尺,远在天涯。小孟的丈夫小裴就住在府右街西侧的102号,与中南海只有一街之隔,但小孟的工作性质,使小裴常常独守空房,异常寂寞。小孟是晚上5点多钟才到家,二个人情深意切。不知有多少话要说,但又不知从哪方面谈起。
7点15分,突然有人来找,要求小孟马上返回中南海。
小孟回到主席的卧室,才知道,主席犯了病,心肌梗塞,十分危险。只见主席的脸色灰黄,嘴唇呈现青紫,呼吸短促,主席的几个医生都来了,政治局的人也来了,气氛相当紧张,奋力抢救,二十几分钟之后,才脱离险情。
主席和心脏又开始了正常的跳动,每分钟由原来的110次变成了80次。他平静地躺在那里,不一会,又睁开了眼睛。
政治局的几个委员们一直守候在毛泽东身边,看到他睁开了眼睛,委员们一个个上前探望。
张春桥从他前面走过了,姚文元从他前面走过了,王洪文也从他前面走过了,华国锋……吴桂贤、倪志福、许世友一个又一个的政治局委员们都是从他面前过去了。毛泽东只是似看非看的望着他们一个个身影。他是那样无动于衷。无情可动,是他未从病态中缓解过来,还是不想去思考这眼前的事情,人们不得而知。
但当叶剑英从他身边走过的时候,他抬起了那双显得又沉又重的胳膊,他的手颤颤地抖动了几下,嘴微微地动了一下,细微得让人难以发现。
还是小张看出了毛泽东所表达的意思,她毕竟是太熟悉毛泽东的一切了。毛泽东这些动作表示,他想与叶帅说话。小张的分析是正确的。
小张走到已过去的叶帅身旁说:
“叶帅,我看主席是想和您说话,您去问问看。”
叶帅点点头,又走到了毛泽东的身边。他这次离毛泽东很近很近,叶帅俯下身来,低下头看着毛泽东,毛泽东的眼睛突然显得明亮起来,他那本是黯然无光的眼睛,很久没有这样的光芒了,眼睛是心的窗口,他的心里一定翻动着什么,但他的嘴已是力不从心了。只见他嘴唇在张翕着,但很难听也他的声音。叶帅拉着毛泽东的手,紧紧握住,不停地向他点头。
毛泽东对叶帅讲了些什么?是对他表示了永久的别离之情,还是有什么事情需要交代,还是对永远过去了的岁月的回忆?
毛泽东对叶帅曾有这样的评价:“吕端大事不糊涂。”叶剑英曾在中国革命的许多关键时刻,起到了别人所不能代替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