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历史上的今天]6月16日

1982年6月16日 我国首批博士产生

  1982年6月16日,我国首次举行博士论文答辩会,马中骐、谢惠民、李尚志、赵林诚、白志东和冯玉琳等6人获得博士学位,除冯王琳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外,其余5人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这是我国自1981年1月1日正式实行学位制度以来培养出来的第一批博士。我国从50年代开始,就试图建立学位制,因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和“文革”的干扰,一直未能实行。1976年,教育部和国务院科技干部局联合组织的学位小组,拟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草案)》,经审议修改,1980年2月15日由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讨论通过。学位制规定,我国设学士、硕士、博士3级学位。这些当时还看不出分量的名称后来却极大地规范了人才选拔制度。

    1983年10月19日,我国首次培养出了第一批文科博士。至此,我国的学位制度全面趋于完善、成熟。

1991年6月16日 美国制成人血代用品

  美国DNX公司1991年6月16日宣布,该公司科学家培育成功一种改变了生长基因的猪,其血液中携带人类血红蛋白。该公司将向美国当局提出临床实验申请,以确定这种血液代用品输入人体的安全性。

  这家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公司介绍说,为培育这种猪,他们首先将授精仅1天的胚胎取出,注入可生产人类血红蛋白的两组基因,然后将胚胎植入其他猪体内。通过这种基因工程获得的猪崽,只有3头携带人类血红蛋白。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利用细菌、酵母、民虫及其他哺乳类动物制造人血代用品。而DNX之所以选中猪,主要原因是猪的血红蛋白与人类血红蛋白相似,而且在基因替换时不会对猪产生副作用,此外,猪繁殖率高,生长迅速。

1994年6月16日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发表

  1994年6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

    白皮书分三部分:一、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立场和态度;二、中国具有高水平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三、中国具有完备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体系。

    白皮书说,中国政府恪守保护知识产权有关国际公约及双边协定的真诚立场和充分承担国际义务的能力,得到了国际舆论广泛的赞誉和支持,白皮书在结束语指出,世上总有某些人视而不见中国的发展变化,不顾基本的事实,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妄加评论,对此论调,无需争辩,事实是最好的回答。

1998年6月16日 美国网上直播孕妇分娩

  美国有线电视网络的一个频道为推广孕妇分娩的知识,于1998年6月16日开始利用互联网破天荒地作全球首次现场直播孕妇分娩的整个经过。

    据美联社报道,此次现场直播的女主角是40岁的孕妇伊丽莎白,她已有两个女儿。据医生说,伊丽莎白以往生产孩子时,都十分顺利,而且分娩时间并不太久。所以伊丽莎白此次分娩的顺利程度“预期”较好,故医生竭力游说她参加这次现场直播。

    组织本次现场直播的是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健康网络频道。该公司表示,现场直播是特地为对婴儿如何出生感到好奇的人,以及第一次怀孕而忐忑不安的孕妇而设的。

    这家有线频道公司称,他们从伊丽莎白抵达医院的那一刻起开始作现场直播,直到他顺利完成分娩。希望看到现场直播的人可到www.abn.com,连击两下婴儿图示,然后下载realbroadcastnetwork软件,即可观看直播。

    伊丽莎白说:“我记得第一次生孩子时,我简直紧张得不得了,以为一切要乱成一团糟。但事实并非我所料那样,而是整齐得任何人都可以看。以后我也不再害怕。”因此,为了减轻首次怀孕妇女的忧虑,伊丽莎白答应上镜。

1966年6月16日 毛泽东对“三五计划”提出意见

  1966年6月16日,毛泽东在杭州听取关于编制第三个五年计划和长期计划的一些问题汇报时提出:一、基建投资太多,指标定得过高。二、农轻重的次序要违反一下。三、内地建设要准备两手,一手搞得起,一手搞不起来。四、工业布局不能分散了。五、对老百姓不宜搞得太紧张。总之,第一对老百姓不要丧失民心,第二是打仗,第三是灾荒。

1944年6月16日 中共中央拟向华南发展

  1944年6月16日,中共中央致电广东区党委,对华南战略方针作出指示,指出:日军目前行动似在收缩广西战线,还不能估计其已有从华南撤退之迹象。国民党在日军未败退前,还不能放手内战。因此,“我党除在华北、华中扩大武装,扩大解放区外,还须在华南利用目前有利条件,迅速建立战略根据地,以便在敌人败退时,我华南武装,能进退有据;在国民党发动内战时,你们能配合全国起来,制止内战”。华南战略根据地应以湘、粤、赣,西联湘、粤、桂。中央即将电令王震部沿粤汉路南下;另派文年生率5000人沿平汉路南下。预计7、8月可以到湘粤赣桂边区,以配合创造南方局面,望派有力部队北上接应。15日后,几次电示重申和强调建立南方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并为实现此方针作出了具体部署。

1888年6月16日 《国际歌》诞生

  1888年6月16日,人类歌曲史上最有威力的、影响最深远的歌曲——《国际歌》的曲子,在一个工人作曲家的笔下诞生了。从此,这首战歌响遍了全世界。
  《国际歌》是巴黎公社战士、诗人鲍狄埃于公社失败后的第二天写的,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号召全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奴隶起来为真理而斗争的壮丽篇章。但是,这首诗整整经过16个年头,才出现在由朋友集资出版的鲍狄埃的《革命诗歌集》中。又过了一个年头,有人将这个诗集给了工人作曲家狄盖特,劝他在那里面找些歌词来作曲。
  狄盖特于1848年10月8日出生在比利时根特城工人家庭,后全家迁居法国里尔。7岁就进工厂做童工,12岁才进工人夜校。他很聪明,16岁考进了里尔市立艺术学院的夜学部,学习绘画和音乐,18岁获得学院的音乐一等奖 。他终于成了业余的工人作曲家。
  狄盖特拿着这本诗集,回到家里一翻开,立即被吸引住了,特别是那首《国际歌》,他更加喜欢。他觉得那首歌词很适合于写成合唱歌曲。歌词激励着他,他以满腔的,一夜不眠,谱成了那首气壮山河的曲子。第二天晚上,他在一个酒馆里试唱。6月23日,他在卖报人的庆祝会上正式演出,获得极大的成功。接着以狄·盖特假名出版,印了6000份。
  《国际歌》出版不久,就遭到统治阶级的迫害,发行人因为这首歌被判刑。狄盖特一生清苦,1932年9月26日病逝。但是,不管统治阶级怎样禁止和迫害,这首歌还是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响遍全世界,永唱不息。
1842年6月16日 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

  1842年6月16日,英军在鸦片战争中,为了控制长江门户,攻陷吴淞、宝山,66岁的老将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
  陈化成(1776年生),字业章,号莲峰,福建同安人。行伍出身。曾任金门镇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平日善抚士卒,甚得军心。鸦片战争爆发前,曾督率部下多次击退英舰在福建沿海的侵扰,为闽浙总督邓廷桢所器重。战争爆发后调任江南提督,驻守要塞吴淞口,在两江总督裕谦支持下,新铸8000斤铜炮60门,筑土垒26个,训练士卒,积极设防。6月16日晨,英军以战舰7艘、汽船6艘、运输船、舢板船数10只,再次猛攻吴淞西炮台。陈化成指挥激战两个半小时,击毁击伤敌舰4艘,使英军不敢正面登陆。但不料东炮台失陷,陈化成腹背受敌,率孤军奋战。当部将请求陈化成离开炮台时,他表示“有进无退,予欲以死报国”,并拔佩刀身先士卒与敌肉搏。战斗中,他7处受伤,血透征袍,最后喷血阵亡。其余将士80余人全部壮烈牺牲。吴淞口失守后,宝山、上海也相继为英军攻陷。陈化成是鸦片战争中与关天培齐名的著名爱国将领。

施琅(1621-1696),福建晋江人,字尊候;号琢公。初为郑芝龙部将。

    1646年随芝龙降清,隶汉军镶黄旗。
    l668年密陈取台方略,得康熙帝支持。
    1683年任福建水师提督,率水师2万人,战舰300艘,升帆起航,进取澎湖。
    1683年6月16日(康熙二十二年五月二十二日)施取以与船首先攻击,初战告捷。
    22日,施琅分兵四路,船良为战,不列大阵,机动灵活,以众击寡。四路水师乘湖扬帆,破浪航进。澎湖守军齐出迎击,海上激战。施琅流失中国,以帕止血,继续奋击,硝烟监海,波浪沸防,白尼至申,击沉守军舰船194艘,守将刘国轩败走台湾,余众悉降,清军运克澎湖。
    接着,施琅率兵自澎湖启航,8月13日,人庞耳门,抵达台湾,台湾人“壶浆迎师”。
    18日,郑克埂及刘国轩、冯锡范等文武官员,剃发受诏,缴册印降,清朝终于统一台湾。施琅建议在合湾驻兵屯守,以防西方侵略,清朝采纳,封施艰为靖海侯。

五代十国时的吴越建立(907年)

    893年,唐阳宗任钱馆为镇海节度使,驻杭州。
    896年,任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
    907年,6月16日(后梁开平元年五月初三日)后梁封钱该为吴越王,吴越建立。吴越拥有两浙13州土地,是个弱国,在吴国威胁下,钱俊必须向北方中原朝廷称臣,借以牵制吴国。他力求自保,不敢懈怠,很少安卧,他用小圆木作枕,熟睡中头一动使落枕觉醒,称为警枕。寝室中置粉盘,想起事情即写在粉盘上。
令侍女通夜伺俟,外面有人来禀事,立即唤醒他。
    在位期间,征发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凡一河一浦,都造堰闸,以时蓄泄,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有利于发展地区的农业经济。但他赋税繁苛,小至鸡、鱼、鸡卵、鸡雏,也要纳税,贫民欠税被提到官府,按照税欠数多少定答数。还建筑天宫取乐。大兴土木,兵民怨恨。
    978年吴越亡于北宋。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但愿爱我的人与我爱的人都永远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