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并非亲生?曹丕真的被戴了绿帽子吗 激动社区,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 激动社区 - Powered by Discuz!NT
登录
注册
搜索
帮助
|
最新主题
|
最新回复
|
音乐精灵
|
阅读权限
|
音乐币
|
在线
激动社区
小憩 · Life
音乐水吧
历史文化
儿子并非亲生?曹丕真的被戴了绿帽子吗
帖子标题
儿子并非亲生?曹丕真的被戴了绿帽子吗
mademoiselle
组别:
角
性别:
来自:
积分:
3652
帖子:
989
注册:
2008-05-11
2008-06-03 17:01
平板
|
收藏
|
小
中
大
儿子并非亲生?曹丕真的被戴了绿帽子吗
近日有幸拜读金性尧先生所著《三国谈心录》一书,首篇即是《魏明帝生父之谜》,金先生在文中引述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观点——魏明帝曹叡并非曹丕亲生。
关于这个观点,笔者现将金氏原文摘录如下:
甄氏总算生下一个明帝,能为其屈死的亡母报仇,但这里却又留下一个很有兴趣的疑问,即明帝的父亲究竟是谁?后人为此而议论纷纷,因为甄氏原有前夫的,这疑问倒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史为证。
先让我们看一看《魏志·明帝纪》:景初三年春正月,“帝崩于嘉福殿,时年三十六”。如果由景初三年上推三十六年,明帝的生年应是建安九年,但曹丕之纳甄氏,也在建安九年八月,甄氏怎么会生下明帝呢? 如果确是曹丕所生,至早应是建安十年。裴松之就说过:“魏武以建安九年八月定邺,文帝始纳甄后,明帝应以十年生,计至此年正月,整三十四年耳。时改正朔,以故年十二月为今年正月,可强名三十五年,不得三十六也。”近人冒鹤亭先生《疚斋日记》因而说:“则明帝为袁氏血胤矣。”卢弼《三国志集解》也说:“窃谓承祚(陈寿)此文,实为曲笔,读史者逆推年月,证以甄夫人之赐死,魏明之久不得立为嗣,则元仲(曹叡之字)究为谁氏之子,可不言而喻矣。”
卢氏的意思是说,陈寿原是知道应作时年三十五的,如今偏写上“时年三十六”,这就是故意给读者以暗示:明帝是袁家种子。
冒鹤亭先生系近代著名学者,而著有《三国志集解》的卢弼,在三国学界更是享有盛誉,这二位均认为魏明帝并非曹丕亲生,而是甄氏前夫袁熙之子,其论断显然有相当的权威性。但由于这一观点并没有足够的史料来作支撑,因此不能算作盖棺定论,说到底还只是“一家之言”,金先生在文章的末尾也提到了另外的观点。
为方便读者,这里一并将相关文字摘录如下:
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厘订诸家之说,定曹叡生年为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卒仍为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年三十四。即是说,曹叡是曹丕生的。作三十六,是承祚误记,别无深意。
至于金先生究竟认同哪种观点,由于文中并未明言,后学自然也不敢臆测,从文章标题《魏明帝生父之谜》看,或许是认为这个问题难以定论,尚需存疑吧。
但经过考证后,笔者认为,冒、卢之说貌似有理,实则无据,有极大的臆测成分,其实只需仔细研读《三国志》相关原文及裴注,是不难得出“魏明帝曹叡确系魏文帝曹丕亲生”这个结论的。
根据《魏志·明帝纪》记载:明皇帝讳叡,字元仲,文帝太子也。生而太祖爱之,常令在左右。年十五,封武德侯,黄初二年为齐公,三年为平原王。
如果假设曹叡于景初三年正月丁亥驾崩时确实是三十六岁,我们经过反推之后将会得出如下年表: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 曹叡一岁 为甄氏所生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 曹叡十五岁 封为武德侯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 曹叡十九岁 封为齐公
黄初三年(公元222年) 曹叡二十岁 封为平原王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 曹叡三十六岁 驾崩
我们不妨再参照一下《魏志·文帝纪》中关于曹叡受爵的相关记载:(延康元年)五月戊寅,天子命王追尊皇祖太尉曰太王,夫人丁氏曰太王后,封王子叡为武德侯。
我们知道曹丕继位魏王后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这年十一月他逼汉献帝禅位,并改元黄初,因此,建安二十五年、延康元年、黄初元年事实上是同一年,即:曹叡被封为武德侯是在黄初元年(公元220年),这一年曹叡十五岁。
而我们按曹叡三十六岁驾崩所推出的年表却显示他是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被封为武德侯的,与《魏志·文帝纪》中的记载整整差了三年。难道《魏志·文帝纪》弄错了?
我们知道,建安二十二年时,曹操身为魏王,尚未辞世,王太子曹丕除了官拜五官中郎将以外,并没有受爵,连曹丕尚无爵禄,那他的儿子曹叡被封作武德侯显然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相反,如果到了延康元年,曹丕继位魏王,假天子之名追尊先祖,同时将自己的儿子封侯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魏志·文帝纪》的相关记载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按照《魏志·文帝纪》的记载推算,曹叡应生于建安十一年(黄初元年五月封其为武德侯时,已有十五岁,反推即可得此结论),即使取极限值计算,甄氏怀孕的时间最早也要在建安十年初。
至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曹叡驾崩时年三十六的说法,是绝难成立的,更遑论什么曹叡系袁氏之后了。堪称三国史上最大的一顶绿帽子,可以摘下矣。
尽管魏明帝曹叡的身世已不再成谜。但还是留下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魏志·明帝纪》会将曹叡驾崩时的年龄记作三十六岁呢?难道陈寿做错了一道这么简单的算术题?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以为,有必要提及一下陆侃如先生的观点。
金先生在其文末提及的陆侃如先生,是著名的国学大家,所谓“厘订诸家之说”,尽管笔者不知道陆先生是如何个厘订法,但定曹叡生年为建安十一年,深为笔者所认同,很有可能也是依《魏志·文帝纪》的记载来作的推算。只是笔者窃以为,陆先生将曹叡辞世年龄算作三十四岁,尚有值得商榷之处。
因为曹叡虽然卒于景初三年,但具体时间却是这一年的正月丁亥,而事实上,由于曹叡曾经在景初元年,根据有司的奏呈“以为魏得地统,宜以建丑之月为正”,将这一年的三月改为四月,这就是所谓的改太和历为景初历,曹叡死后,继位的曹芳又将历法改了回去,因此,他驾崩的那个月,如果按先前的历法算,其实应该是十二月。
三国志裴注中对这个问题发表了看法:
臣松之按:魏武以建安九年八月定鄴,文帝始纳甄后,明帝应以十年生,计至此年正月,整三十四年耳。时改正朔,以故年十二月为今年正月,可强名三十五年,不得三十六也。
由于裴松之未能详考明帝年十五封武德侯,而将其生年定在建安十年,结果算出其享年为三十四。但从“时改正朔,以故年十二月为今年正月,可强名三十五年”这句话很明显可以看出,他并不很同意按景初历来算明帝的享年。
因此,笔者认为在计算曹叡生卒年时,是不宜将景初三年也算作一岁的,陆侃如先生算作三十四岁,显然是将公元239年也计算在内了。如果不算公元239年,曹叡驾崩时当是三十三岁。
如果曹叡果然生于建安十一年的话,那么笔者再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因为“三”字第一笔为一横,误看作“一点”是极有可能的;第二笔为一横,与“六”字第二笔同;而第三笔又是一横,误看作“两点”也是有可能的。即,所谓的“年三十六”很有可能乃是“年三十三”之讹,古人将“三十三”误抄成“三十六”,这或许才是造成曹叡身世成疑的真正原因。
发送短消息
查看公共资料
查找该会员全部帖子
UID:
2985470
精华:
20
经验:
3652 点
音符:
3562 篇
音乐币:
0 个
鲜花:
0 朵
状态:
离线
标题: 儿子并非亲生?曹丕真的被戴了绿帽子吗
·
[font=楷体_GB2312][size=4] 近日有幸拜读金性尧先生所著《三国谈心录》一书
(
mademoiselle
发表于 2008/6/3 17:01:00)
·
{8/0} 真有这种事
(
yinyuelanmao
发表于 2008/6/4 15:04:00)
·
受教...........
(
ren4455
发表于 2008/9/27 21:40:00)
Copyright @ 2004-2021 www.52jdyy.com 激动社区 - 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皖公网安备 34182502000053号 皖ICP备19010502号
我的主题
我的帖子
我的精华
帖子标题
作 者
我的主题
我的帖子
我的附件
我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