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的起源能力及意义
十字架的起源能力及意义
十字架,在英语中称为“cross”,德语为“kreuz”,阿拉伯语发音为“alsalib”,日语则写做“クロス”,后来开始在动漫领域中异常泛滥。十字架出现最多的地方当然是天主教或是基督教的教堂。不过,最先使用十字架的可并非上帝的信徒……
十字架起源篇:
“十字架原本就是用来杀人的,它是一种原始的刑具。”--尾崎南女王在《绝爱》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它确实是古代欧洲常用的刑具之一。根据古罗马帝国法律,钉十字架是对逃亡奴隶的惩罚。著名的斯巴达克思Spartacus)起义在被罗马将军克拉苏镇压后,斯巴达克与他的七千追随者被残酷地钉上十字架,在饱受慢性折磨后死去。通往罗马的几百公里长的阿皮亚大道(Via Appia)被奴隶们的鲜血、惨叫和泪水变成了人间地狱。
对罗马人而言,被钉十字架不是一般的刑事惩罚,而是一种对反国家罪的惩罚。就此引伸来讲,可以解释为被钉上十字架在当时是对反抗罗马帝国的社会和政治秩序的一种政治惩罚,是最耻辱的惩罚。罗马人文主义者认为“被钉十字架没有美感、不体面、违法常情”,是低贱者的死法(高贵者的死法是服毒自杀或决斗而亡)。
总之,在基督教(注:以下除特别指出外,天主教与基督教一并讨论)尚未完整形成的时代,受过较高教育的人普遍认为,“十字架并不是精神征服的标记,并不是教堂上方的胜利标志,并不是帝国王座上的装饰品,也不是级别和荣誉的标志,它是自相矛盾和羞辱丑闻的标记,常常导致被逐与死亡。”
十字架的爱于罪:
十字架实际上包括了“爱”与“罪”两大关键,这才是天主教和基督教吸引了无数生活在战乱血腥的中世纪人们的主要原因。“爱”在天主教和基督教中指施爱与被爱。上帝施于人类的苦难是施爱(即受难),人类通过试炼,从苦难中解脱是被爱。值得注意的是受难与被弃并不是一回事(好!象现在很多漫画都把它们俩混为一谈了)。受难可以被庆祝、被崇拜,它能激发人们的怜悯同情,而被弃则剥夺了受难中的尊严与意义,成为不光彩的受难。受难与被弃是十字架的标志之一,许多教堂的宗教画都表现了这两大主题。“罪”则似乎更是十字架宗教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包含了“犯罪”和“受罪”两个层面,较多的场合指前者。这里所谈的“罪”往往不是或不仅仅是社会与自然意义上的犯罪,而专指原罪(Original Sin),包括七大罪:骄傲(arrogant)、愤怒(indignation)、不贞(disloyalty)、贪食(greediness)、懒惰(laziness)、贪婪(rapaciousness)、嫉妒(envy)。《圣经》称人人都带着这七种“罪”降生于世,必须通过一生的忏悔行善方可洗清,死后才能升入天堂。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我们一出生就犯了罪,然后一生都要受罪,最后才能升天。其实用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七原罪不过是人类社会常见的现象罢了,它是对人性最朴实精简的概括。
十字架的发展演变(欧洲篇):
早期的天主教,无论是神职者或信徒对十字架的崇拜都还保持着原始的朴素的信仰,私心私利的成分较少。而到了中期,由于世俗的污染和对十字架理解的差异,教会分裂为真“耶酥的教会”和邪恶的、政治性的“巴拉巴的教Barabbaskirch!”
在巴拉巴教会控制欧洲的时代,“十字恐怖”弥漫于原本就灰暗的大气中,十字架成为惊恐与畏惧的代名词,而非原来的宗旨--怜爱与仁慈了。神职人员滥用权力、假借神的名义排除异己,象烧死魔鬼、狩猎魔女、制裁吸血鬼等行径往往源于此。其实这些人不过是些精神病患者、迷幻药中毒者、血小板缺损症患者罢了。大批无辜者被杀,再加上黑死病蔓延令欧洲人口锐减,整个西方文明陷入低潮期。经过长时间的休养生息,欧洲终于恢复了元气,而许多思想家、哲学家也开始思索十字架宗教的真意;带有强烈政治气味的十字架为人们所质疑,教会逐渐退出了政治舞台,仅仅作为一种精神象征。但在普通民众中,它仍具有强大的势力。新教与天主教纷争不断(由对外扩张演变为窝里斗),受害最深的是农民。在新大陆被发现后,许多人迫不及待地迁往这片“自由乐土”,远离了宗教文化浓厚的欧罗巴。
(美洲篇):
然而被压迫者不久却变成了压迫者。白人大批的从非洲捕捉土著居民--黑人,象装罐头食品一样用船运到北美,又被当作牲畜一样强迫为奴。这时的美洲,最虔诚的基督徒不是始作俑者的白人,而是来自炎热大陆非洲的黑人。他们把十字宗教融入原始古老民族的图腾中,以其特有的不同于欧罗巴文化的方式进行对十字架的崇拜。他们常常在艰苦劳动后的夜晚围做在篝火旁,载歌载舞,吟颂着耶酥被钉十字架及复活的宗教圣歌,借以麻痹现实之苦难(黑人灵歌就由此发展而来)。而白种主人一般也不干涉这种仪式,甚至有时还会加以鼓励。因为既然奴隶把苦难当作“应背负的十字架”来接受,反抗情绪和焦躁情绪自然会少很多,何乐而不为呢?而在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中,白人也采取了用十字架同化他们的方式,似乎这种以软性手法制约充满野性、爱剥人头皮的印第安人的方法比用强硬手段反而来得好些(糖衣炮弹的威力果然不可小睽)。不过,开发一个新兴世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欧洲移民们尚未完全掌握美洲气候地理条件的时期,即使逐渐通过宗教达到了某种程度的“人和”,然而“天时地利”似乎还是上帝手中最后一张王牌,迟迟不肯露面。洪水猛兽、龙卷飓风、温差极大等等原因导致了农业和移民到新大陆的人以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和案底重重的重刑犯为主的缘故。
十字架很早就和基督教有着联系。尽管如此,它还不能作为早期基督教的标志,安息日保有教会传统上反对偶像崇拜,憎恨作为异教标志的十字架的使用。事实上,安息日保有基督徒曾经为了反对在基督教标志中使用十字架造了杀害。汪达尔人反对偶像崇拜的跟随着他们消灭了在希腊和罗马的偶像。
就像所有其它的安息日保有者一样保罗教会成员也是反对偶像崇拜的,他们彼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对十字架的阻止(就像对成人洗礼的行为一样)在安息日保有上帝教会中不断持续者。十字架标志是最古老的,具有大量神秘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