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008]东坡与小妹--琴书泰斗关学曾




       





北 京 琴 书

   北京琴书产生于北京,流行于天津、河北等地的大鼓曲种之一。本世纪40年代前后,北京通县乐亭大鼓艺人翟青山等,改三弦为扬琴伴奏演唱,唱腔曲调与乐亭大鼓近似,被称为单琴大鼓。之后,又有关学曾和琴师吴长宝合作演唱。他们改用北京语音演唱,伴奏乐器除扬琴外,又增加了一把四胡,进一步改革和发展了这一曲种。50年代以后正式定名为北京琴书。北京琴书的唱词注重口语化,唱腔旋律简洁,板式变化较丰富,宜于叙事。

  前身是清代流行于河北安次县一带及北京郊区农村中的五音大鼓,以三弦、四胡、扬琴等乐器伴奏。19世纪末叶逐渐有艺人到京、津两地演唱。20世纪30年代,演员翟青山在广播电台播唱时,只有一台扬琴伴奏,称为“单琴大鼓”。1949年,因演员改用北京语音演唱,定名为北京琴书,用四胡伴奏。板式用一板三眼。早期以说唱长篇大书为主,有《三国演义》、《回龙传》等lO余部。现在多以演唱短篇唱段为主。经过整理的传统曲目有《杨八姐游春》、《鞭打芦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