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乱弹戏说]中国通史(短信版 作者:短信长史) 以当今的流行语讲述历史......
真宗欲立刘氏为后,有人不解风情:“刘妃出身戏子,不足母仪天下。沈才人根正苗红,足孚众望。”有人善解君意:“主席要立谁为后纯属个人私事,立后不等于干部鉴定,无法勉强。”最后大宋政治局通过立后事宜,但对刘后“约法三章”。
天禧五年,真宗寿终,死前留言刘后:“太子年幼,寇准李迪可托大事。”太子祯即位,史称仁宗。刘后垂帘听政,当初立后出过死力的丁谓青云直上。老百姓痛心疾首:“欲悲闻鬼叫,我哭丁谓笑。撒泪向寇老,扬眉剑出鞘。”
刘太后临朝十一年,六十五岁那年病亡。仁宗一直以为刘太后是自己的生母,临丧那天由八大王元俨道破天机:“你爹是你的亲爹!你妈却不是你的亲妈!”仁宗虽然大哭一场,但还是出面澄清真相:“本无狸猫换太子,哪来包公断太后?”
仁宗亲政,吕夷简入相,出手就是宋版八荣八耻。以正朝纲为荣、以反政府为耻;以塞邪径为荣、以走后门为耻;以禁货赂为荣、以行性贿为耻;以辨佞壬为荣、以结死党为耻;以绝女谒为荣、以包情妇为耻;以疏近习为荣、以学远华为耻;以罢力役为荣、以欠工资为耻;以节冗费为荣、以工形象为耻。
西夏主赵德明既臣宋朝又臣契丹,他死后儿子赵元昊继任,打出了反宋的大旗。有人劝阻:“大宋中国可算厚待我了,此恩怎可辜负?况且大宋再怎么样,毕竟还是一头华南虎。”赵元昊笑了:“现在还有华南虎吗?即使有,也是PS出来的纸老虎吧?”
宋廷疲于应付赵元昊之际,契丹也来趁火打劫,复求关南十县要挟,否则就要撕毁和约。富弼出使,磨破了嘴皮子,最后以增币了事。增币誓书上,仁宗许用“献纳”二字,真是妇人之仁,也够憋屈的。用“援助”二字,不是挺好的吗?
元昊方平,侬智高又在岭南起事,自称仁惠皇帝。狄青自告奋勇,愿奉旨南讨。宋制重文轻武,文臣除授节钺,已成习惯。仁宗这次打破常规,独任狄青。狄青不负宗望,夜夺昆仑关,一鼓平息南乱。仁宗反思:“政委一把手”的制度,也要改一改才好。
狄青因功任枢密入常委,京城谣言四起。欧阳修等就说了:“青掌机密,致启讹言,不如调赴外任,转得保全。”仁宗无奈,罢青出判陈州。狄青恹恹病终,仁宗追封了他一个“杰出军事家”的称号。史叹狄青:曾经红透半宋江山,一朝淡出九人常委。
仁宗对立储之事一向感冒,殿中侍御史包拯因为直谏,被仁宗下调到基层开封府去了。包拯自幼丧母,从小被姨妈带大。包拯在天长县以牛舌一案出名,当地百姓说起包拯就一个字:牛!包拯不阿权贵,铁面无私。不过包拯也感叹:搞审计,得罪人!
仁宗曾有三子,皆夭殇。偏偏后宫那些巧克力MM,只弄在瓦,不弄在璋。仁宗无法,只得立养子宗实为储。嘉祐八年,仁宗驾崩。在位四十二年,终寿五十四岁。仁宗宗仁,治术尚宽,不兴大狱,为一代仁主。宗实即位,史称英宗。
英宗做主席不久,生了一场病,脾气就变得古怪了。财政大臣每次提出加息,英宗都要大发脾气将他暴打一顿。英宗最绝的一次是在早朝将退之时,伸出舌头舔了舔,翻出白色裤袋,对韩琦总理说:“Take a w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