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乱弹戏说]中国通史(短信版 作者:短信长史) 以当今的流行语讲述历史......

文宗小小年纪便学会了作秀,早朝时举衫袖对群臣相示道:“你泡了吗?你漂了吗?此衣已三浣了。”宰辅也不甘示弱:“此衣已十载。”柳公权实在看不下去了:“贵为天子,当进贤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方可渐致雍熙。徒服浣衣,尚是末节哩。”



  文宗生有二子,长子夭折,次子被害。文宗因悲成疾,三十二岁喊着“我无后啊!”撒手归西。群臣刚想拥皇太侄陈王为帝,却被宦官抢先一步,于是皇太弟颍王成为武宗。群臣傻了:眼睛一眨,“按过去方针办”变成“按既定方针办”了。


  武宗时代,唐庭太监充斥,阴气盛极。大太监仇士良有一段著名阉论:“天子不可令闲,须常举奢靡华丽,金蛋银楼铁通磁浮,取悦心志。令他日积月累,无暇顾及洪灾旱害黑窑鼠窝,然后我辈可以得志。这是事上要诀,幸勿忘怀。”


  自古以来,魏太武帝周武帝和唐武宗都是排佛先锋,释家称为三武之祸。武宗罢黜百教,只尊一道,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于是寺庙撤毁,僧尼归俗,铜像熔钱,田产归官。武宗给这场运动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教化大革命。


  武宗信方士服金丹,政躬稍暇,日聆一典,夜御数女。功夫不负有心人,武宗三十三岁时终于实现“道可道,非常道”的梦想,去见太上老君去了。望着太监们在宫内上窜下跳,地球人都知道:宦届改选又开始了!


  这次太监们抬出了皇太叔光王李怡,称为宣宗。宣宗上台后,首先对“教化大革命”进行拨乱反正,各处寺址尽行修复。宣宗平复河陇,垂裳坐治,媲美贞观,号为小太宗。小太宗坚决反对二奶风俗:“国家教化,原始夫妇,凡公主县主有子,已寡不得复嫁。”


  宣宗一生乏讪可陈,唯在晚年肉价暴涨,猪家军恶名远播千夫所指。有媒传不法小贩为此以“纸馅肉包”毒死宣宗,一时间肉包过街人人喊打。好在讲究职业道德的东京电视台及时调查澄清:宣宗之死,金石有害,肉包无罪。


   
  宣宗去,懿宗来,世界开始动荡起来。南诏酋龙,浙东裘甫,徐州银刀军,迭次作乱。懿宗一面派军平叛,一面不忘寻欢作乐。每月必大宴十余次,偶一行幸扈从多至十余万人。司马迁也逗,如此史记:“武警 PK 唐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