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薛伟拉小品的CD印象中已录了好几张了,从早期在ASV到雨果,每家唱片公司都留下不止一张类似的专辑,不过每次都有不俗的评价。去年,他在签约SONY 不久,还没出唱片的情况下突然转投EMI还曾引起传媒一阵炒作。想不到过档大公司的第一张唱片还是小品,可见小提琴小品的魅力有多诱人。

小提琴小品篇幅短小,演奏时间通常短的分把钟,长的10来分钟,但触景抒情、表现瞬间的情感印象却往往能别出心裁另开新天地。这些小品有的充满了让演奏家寝食难安、听者目不暇给的艰深技巧,有的旋律如歌意境函深浸透着迷人的情趣,还有的将某些景物模仿得惟妙惟肖…… 可以说,每首小曲都是一个意趣盎然的世外桃源。因此许多小提琴家,无论是大师还是新秀都对演奏小品乐此不疲。尤其是作为返场曲目,在一部协奏曲之后来一段小品使场音乐会起到一个余音绕樑的功效。

薛伟从前录制的小品唱片既有以经典曲目作号召的《名琴?名曲》,也有全部由中国作品组成的、极富民族特色的《乡梦》、《红色经典》等专辑。而在这张由 EMI唱片公司最新出版的专辑——《爱的致意》里则兼顾了各种不同风格和特色的乐曲,综合了炫技作品、沙龙音乐、舞台和电影音乐改编曲以及中国民乐的新编版本,可说是雅俗共赏。在制作和包装上就极尽豪华,除了用礼品盒的包装外,还附送一张唱片幕后制作花絮的DVD、一本精装彩页画册和一本包括CD全部曲目的精美总谱。使音乐不但可听,还可看、可读。演奏乐器是两把价值连城的意大利古琴——斯特拉迪瓦利和瓜奈里,CD是用24bit 96khz的HDCD格式录音,珍贵的名琴加上优异的录音技术使唱片的还原更保真、音乐更完美。
薛伟的演奏风格秉承浪漫主义的传统,演奏时全情投入,精神与音乐合二为一。他的乐感敏锐、对作品的处理十分细腻,使音乐非常有灵气,这一特点在演奏小品时更为突出。点题曲目《爱的致意》是英国现代作曲家挨尔加题赠给新婚妻子的一首小品,音乐绮丽婉转、甜蜜温馨,旋律优美动人极富歌唱性,让人一听倾情。同类型的乐曲本片中还有克莱斯勒的《美丽的罗丝玛琳》、《晚祷歌》、格鲁克的《旋律》、莫扎特的《柔板》等都是历久不衰的经典小品,薛伟弓弦下那迷人的音色、煽情的手法令人心醉神迷、满室粲然。电影有着极大的传播威力,电影《辛特勒名单》主题曲和音乐剧电影《剧院魅影》插曲“唯一的请求”都因电影而很快变得家喻户晓。这两首曲子当然都很动听,选择这样的曲目也能使唱片的受众面更广,不过所用技巧就略嫌简单了些,对薛伟这样的演奏家却应该有一些更高难度、更刺激的曲目才会更过瘾。听薛伟演奏的《霍拉舞曲》就能够体会到一种酣畅淋漓、举重若轻的感觉。这首乐曲原作者是罗马尼亚小提琴家和作曲家第尼库的作品,经过小提琴大师海飞兹的改编后顿弓技巧被发挥得更绝妙,炫技性更强。不过在这里,各种令人瞠目的高难技巧在薛伟翻飞的弓弦下竟似如履平地、游刃有余,舞蹈节奏的快速乐句他都能交代得清清楚楚,没半点拖泥带水。类似作品中,佰雷的《无穷动》也是炫技味十足,全曲从头到尾都是连绵不绝的快速十六分音符旋律,中间没有一个换气的空隙,有颇高的技巧难度。薛伟那一气呵成、了无疑滞的演奏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除了这些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作品外,这个专辑还特意挑选了几首平常难得一见的冷门作品,如戈达的《摇篮曲》、迪亚贝里的《拨弦间奏曲》赫伯特的《圆舞曲》、德斯普拉奈斯的《序奏曲》等,这些冷门曲目的乐谱据说有的是从英国图书馆的箱底里翻出来的。这些尘封已久的作品其实也有不俗的意蕴,只是由于各种原因而被埋没而已。其中有一首是罗马尼亚作曲家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的《叙事曲》,音乐哀怨缠绵、如泣如诉。这位作曲家今天知道的人可能不很多,他是罗马尼亚国歌的作曲者。七十年代国内曾放映过一部他的传记电影,以致他的名字在大陆人中风靡了好一阵子,现在四十岁以上的乐迷应该听到这首曲子便会找到当年的感觉。

专辑还有两首中国小提琴作品改编曲——杨善乐的《夏夜》和古曲《鱼舟唱晚》。《夏夜》原本就是为小提琴写的一首独奏曲,除了曲调本身富有民歌要素,还吸收了二胡的一些演奏技法,现在改用古筝伴奏,中国风格更为突出。而古曲《鱼舟唱晚》本身就是古筝独奏曲,也曾广泛被改编为各种乐器及组合的演出版本,黎国荃改编的一个小提琴独奏版本就十分受欢迎。这个小提琴与古筝合奏版将小提琴的抒情歌唱与筝的古朴典雅结合在一起,可说别有一番趣味。不过古筝这种拨弦乐器音量较小、鸣响时值短,声音一弱便被穿透力较强的小提琴盖过。因此,将两种制作工艺和审美指向差距如此之大的乐器做搭配是否恰当自是见仁见智。

无论如何,这是一张曲目通俗、编排别致、人见人爱的小提琴专辑,它绝对能让人在美妙琴声中不觉时光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