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945年,10岁孩子眼里的中国

生活上的贫富差异,引发了关于社会平等的思考,面对着社会上贫富悬殊的现实,学生们自然对现行体制有自己的看法。求取社会平等,消灭贫富愚昧,许多中学生有了自己的理想。

  探求救国救民道路,学生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读书会,有在学生宿舍门外,贴着“某某读书会”的纸条,这类读书会一直受到三青团和训育主任们的监视。学生们组织读书会,校方不能干涉,但三青团和学校内的特务组织却在破坏,一天晚上,一个读书会正在活动,学校里的三青团拉来校外流氓,带着凶器闯进读书会,将正在室内的学生打得头破血流,事后学生们组织抗议,校方也说调查,最后什么也没查出来,不了了之了。

  光是打人还不罢休,一天早晨,听说夜里学校闯进人来,将一位同学架走了。学生们向校方质问,校方只说不知道此事,也不答复这位同学是被什么人绑架走了,直到解放,这位同学也没有回来,同学们都说,他被杀害了。

  年轻的朋友们以为,国民党统治时期既然出现过闻一多、李公仆那样的反蒋义士,至少国民党当局还允许言论自由,其实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言论自由,只是一种假象,过激的报纸杂志没有发行量,民间也不敢订阅,谁家敢订一份过激的杂志报纸呀?有时叔叔、哥哥从外面带回来一张过激报纸,全家人吓得立即关上院门,直到将这张报纸烧掉,大家才吐出这口气来。家长们确实骂过国民党,也说过国民党不亡实无天理的话,但那都是偷偷地说的,谁也不敢公开在外面说。

  没有言论自由,报上全都是无聊的屁事,家里也订着报纸,每天报纸送来,爷爷看也不看,就扔到一边去了,叔叔哥哥们看,也是看电影广告,报上充满了明星绯闻,我记得清清楚楚,报上几乎全是明星们的屁事,什么哪位明星到什么地方了呀,哪个明星又离婚了呀,谁和谁偷情了呀,和我们今天的报纸比起来,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个政党终于完蛋了,一个政权终于解体了。这首先是人民对这个政党、对这个政体失

  去了信心,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国民党崩溃的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到最后无论国民党说什么,也没有人相信了,人们看报听广播,都是从反面去理解。明明是物价飞涨,还说是什么“市场震动”,明明是民不聊生,还说是“生活改善”等等等等,一个行将崩溃的政权,最后只能靠谎言维系了。再到后来,解放战争开始,报上说的“战地转移”、“全歼敌军”,人们都知道是八路军将那个地方“拿”下来了。

  我们对于解放战争的感觉

  我们对于解放战争的感觉,是从所谓东北流亡学生涌进天津开始的。1948年夏天,大批东北学生涌进天津,说是东北已经解放了。这批学生好像都是反对共产党的,可是国民党又不肯带他们一起撤退,他们就涌进天津躲避战争。东北学生涌进天津衣食无着,就整天在街上捣乱,饭店看见东北学生,忙着关门,电车看见东北学生,到站也不敢停下,匆匆从东北学生面前开过去,东北学生追在后面往车上扔砖头。

  1948年的秋季,我已升入中学读书,我读书的中学原来是英国营盘,学校很大,教室之外,更有许多宿舍,市政当局没有地方收容东北学生,学生们就涌进学校,强行住进了教室宿舍。这一下,没法上课了,像我们这样的低年级学生,一去学校就挨东北学生的打,有一次我去学校正赶上东北学生和我们本校的同学蓝球赛,球赛才开始,也不知道为什么双方发生争执,东北学生大打出手,看见天津孩子就打,吓得我们抱头鼠窜,从此再不敢到学校去了。

  时局已经是越来越吃紧了,此时,东北已经完全解放,解放军直逼北平、天津,国民党没有别的本事,时局一紧,就搜刮百姓,今天一个捐,明天一个税,催得急,要得紧,普通百姓人家,更一户必须出一个人去修筑“工事”,也就是去挖战壕。挖战壕是苦差事,不光是吃苦,还受气,工头要打就打,要骂就骂,一般的百姓人家谁也舍不得出人去挖战壕。

  不出人,就得出钱,一天一个工多少钱,你得按数交出钱来,由保甲长代你雇人去挖战壕。这些从居民家里挖出来的钱,保甲长留一小部分,大部分要交上去,全被派出所和区公所私吞了。光出钱雇工顶替挖战壕还不算,到后来每天还要派交大饼,怎么还要交大饼呢?军队“守卫”天津,百姓要犒劳国军,鱼呀肉的是不好折算的,每天就每家按大饼交钱,谁家不交钱,就算“通敌”。

  人人都知道国民党没有几天日子了,他们已经到了崩溃毁灭的最后极限。一个政党,一个政权从开始走向毁灭,到最后崩溃也不需要多少时间,抗战前的时间不算,从日本投降到全国解放,国民党只用3年的时间就走完了一个反动王朝通向灭亡的全过程,历史也是无情了。

  国民党统治的崩溃,并最终走向灭亡,历史学家自会有精辟的分析,以百姓的文化背景和理解能力,终结为一句话,国民党一件好事也不干。这也是罕见的历史现象了,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只顾一已之私,明目张胆地掠夺民脂民膏,使广大民众沦入贫穷的最底层,社会失业严重,工厂倒闭,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面对严重的社会贫困,国民党政府不仅不致力振兴经济,反而发动内战,压制民主,杀害青年精英,特务横行,无法无天。这样一个政党,这样的一个政权,中国人都能够看清楚,他们在毁灭自己。

  国民党已经不可救药了,中国向哪里去?每一个人都在思考中国的未来,以我们这样的家庭,绝对是不可能希望建立共产主义的,但中国唯有共产党才有可能推翻旧时代,打倒国民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早在日本投降之后不久,叔叔、哥哥们就偷着读一本书,这本书,红色的封面,封面上印着黑色的镰刀斧头,我虽然年纪还小,我也不知道镰刀斧头代表一种伟大的力量。叔叔、哥哥们不在家,我就到处翻找,终于找到了这本书,偷偷地读了起来。一个只有十三、四岁的孩子读《西行漫记》,不可能对中国未来有深刻的思考,我只是在书中发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一个闪烁着美丽光辉的神奇世界。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都知道中国还有一个共产党,这个共产党和蒋介石对立,蒋介石想消灭共产党,共产党很厉害,不光没有被蒋介石消灭,还越来越强大,说不定哪一天共产党会把蒋介石推翻,中国就是共产党的天下了。

  早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家的一个八叔,就投奔共产党去了。八叔是父亲的堂弟,父亲在塘沽大坂公司做事,父亲在大坂公司给八叔安置了一份工作。也不知道八叔是怎样就参加了共产党,一天晚上,公司说八叔不见了,父亲早就预料八叔有可能“出事”,立即带人上船寻找,终于在一条船上找到了八叔,父亲强迫他下船回家,八叔第一次出走就这样失败了。过了几天,八叔又不见了,这次无论父亲怎样寻找,也没有找到八叔,八叔再没有消息了。

  八叔是一个向上的青年,八叔的出走,家里人肯定他是“投”八路去了。八叔出走之后,家里不敢声张,爷爷更嘱咐我们在外面千万别说八叔的事。

  读《西行漫记》联想到出走的八叔,我知道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个世界主张耕者有其田,这个世界没有贪官污吏,这个世界人们怀着伟大理想,正在为建立一个新中国献身奋斗。

  当然,社会上流传着一些关于共产党的谣言,至于“共产共妻”是没有人相信的,共产不可逃避,从孙中山先生世界大同的理想,中国人就梦想有一个均田地,均财富的时代,至于“共妻”,中国人相信那绝对是恶毒的谣言,实在是智商太低了。

  中国一定会走向繁荣昌盛

  升入中学之后,我们更读到了许多革命书籍,鲁迅先生的杂文,我们懂得不多,但他对白色恐怖的揭露,对革命青年的热情,在我们心中燃起崇高信仰。叔叔、哥哥们时常带回家来鲁迅先生的著作,舅父还收藏着鲁迅先生办的杂志,每次到外婆家去,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将舅父的杂志找出来,一个人偷偷地看。可以说,我亲近文学是受了母亲的影响,受了舅父家里杂志的薰陶。

  我读的第一本小说,是高尔基的《童年》,那是开明书店的一个插图本,封面是高尔基的画像,在此之前,我也读过《苦儿流浪记》之类的书籍,但高尔基的《童年》似是启发了我的智慧,一开始我就被书中童年的高尔基迷住了,童年不幸的高尔基带我走过他童年的人生道路,高尔基经历的苦难,给了我勇敢,给了我面对人生的勇气。读过高尔基的《童年》,我忽然觉得自己长大了,我不再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我是一个具有伟大理想,赋有挑战人生毅力的战士了。

  进步、健康的书籍,使我对于“遥远”的共产党有了一种童贞的向往,随后读到的《母亲》、《铁流》更启发了我英雄般的梦幻,对于为实现伟大理想而献身的英雄,我怀有崇高的尊敬,我立志自己也要为真理奋斗终生。

  就在我如痴似狂地搜寻、阅读进步革命书籍的同时,社会上更流传着垃圾文化,中国的垃圾文化,有两个分支,一个是所谓社会言情小说,另一种就是武侠小说。我的同学中就有人偷偷地读社会言情小说,他们为此受到同学们的歧视,同学们说他们是坏学生,将来一定是社会败类。喜好阅读言情小说的学生,行为多不端,他们偷偷地看下流电影,还去不健康的地方,还有的同学出入舞厅,上进的孩子是不和他们交往的。

  武侠小说在学校被列为禁书,我父亲和他几个不上进的弟弟,最喜爱武侠小说,几位武侠小说作者,每星期都有“新著”问世,许多“名著”更是一本一本地连续着出,一写就是上百本,我看见过的,石印的小册子,封面上画着舞刀弄棒的“英雄”,书名下面标明第一百多少多少卷,每本书,也就是几角钱,非常便宜,比手纸贵不了多少。

  旧时代,人们的思想保守,认为读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对求知上进没有裨益,学校更将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列为禁书,不像现在这样,连小学生都是金庸迷、琼瑶迷,老老少少沉迷于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之中,依然不误四化。1948年末,平津战役打响,炮弹在天津城上空飞,许多军事建筑已经被炮弹夷平。城市居民们把窗户封死,夜里躲在床下,住楼房的人家,更是全都迁到楼下,或是地下室去住。我家住在城里一幢小楼里,家人早就不敢上楼了。这一下,孩子们高兴了,夜里跑到楼上去看炮火。楼上的房间空着,我们就可以到处走,这一下,平时叔叔、哥哥们不许我们看的书,都被我们发现了。

  只是出于好奇,我们几个小弟兄就像是发现新大陆一样地,拿着这些禁书,躲在地下室里去读,我读的是一本言情小说,就是后来被称为是大师的一个作者写的言情小说,不敢恭维,真倒胃口,看了一半,我就扔下了,一点也不吸引人。

  扔下言情小说,我又去找武侠小说,找到几本,也是如今被奉为是经典的武侠小说,满心高兴,以为这次可箍到好看的书了,打开一看,更没劲了,就是你打我打,那时候我就想,侠客们杀了人,被扔下的尸体谁来收拾呢?有的时候杀的还不仅是一个人,一杀就是一大片,鬼话了。从此,我再不读武侠小说,就是到了如今,金庸先生已经被奉为大师,我也不敢去读金庸先生的小说,我怕自己有偏见,好好的小说,给我读,可惜了。

  经历过旧时代,我看到过政治腐败,我看到过经济崩溃,我更看到过文化堕落。生于城市中产阶级家庭,我没有经受过饥饿寒冷的煎熬,也没有经受过欺凌与侮辱的痛创。和大多数经历过旧时代的中国人一样,我们坚信中国一定要改变,中国一定有光明的未来,中国一定会走向繁荣昌盛,更一定会自立于世界强大民族之林。

  本文节选自《百年记忆》一书,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