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命运激变

第57节 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2)

1911年12月8日,袁世凯的幕僚蔡廷干写信给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莫里循:
        
唐绍仪昨天晚上在铁路卧车四号房中剪了辫子……
        
这是大清王朝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幕:作为朝廷命官的一品大员唐绍仪,不着官服,而是西装,领带,法式皮帽,呢大衣,一身西人装束,抵达上海。和他形成对照,前来迎接他的南方革命党谈判代表伍廷芳,却还穿着中式长袍。

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个冬天,寒风凛冽。战争正在进行,清军和革命军在汉口和武昌隔江对峙。无论是革命派还是改良派,都希望以和平方式结束满清统治。唐绍仪到达上海的前一天,革命派的报纸《民立报》刊登题为《告唐绍仪》的社论,期待通过唐绍仪说服袁世凯,迫使皇帝退位,排除建立民国的障碍。上海“商界共和团”致书唐绍仪说,您奉朝廷之命来上海议和,成,则共享升平,不成,则兵连祸结,“公之责任,可谓重矣!”香港《华字日报》透露消息:袁世凯授意唐绍仪,除了“民主”二字,无论何项条件,都可以让步……

1911年12月18日下午,唐绍仪和伍廷芳来到谈判地点上海公共租界市政厅。唐绍仪对伍廷芳说:“我们今天到这里,只是来看一看这宏伟的建筑啊!”

从这一天到12月31日,双方在这里进行了5次谈判。正如唐绍仪那句玩笑所透露的,他们这里面对媒体的谈判,是可以“公开”的部分。有关政权更叠的实质性会谈,在南阳路上一位著名的立宪派人士家中秘密举行。

在“公开”的场合,伍廷芳和唐绍仪都向中国和世界公开阐明了自己的政治理念。那是两位欧美留学生之间的精彩碰撞,与其说是谈判,不如说是在倾诉对中国政治的肺腑之言。

曾是李鸿章的高级幕僚、担任过中国驻美公使的伍廷芳说,我原先也认为,中国应该实行君主立宪,共和立宪的时机还不成熟。但今天中国的情形和过去已经大不相同,今天中国人的程度,可以实行共和民主了!人心如此,不仅留学生们这样看,连素称顽固的老先生也这样说。他们说,可以立宪,即可以共和,差别仅仅在选举大总统这一点上。今天各省的咨议局、北京的资政院,都已经民选,选举大总统何难之有?清廷专制二百多年,使中国败坏到今天的样子。即使一间银行的总经理败坏了信用,都必须辞职,何况一个国家?今天中国必须实行民主,由百姓公选大总统。……

唐绍仪:共和民主,我们从北京来的人没有反对的意向。

伍廷芳:很好!

唐绍仪:今天如果没有清廷,马上可以实行共和。但既然存在着清廷,我们想要共和立宪,就必须有完全无缺的共和立宪。……共和立宪,万众一心,我们汉人是没有不赞成的。不过我们需要筹措妥善的办法,使局势和平解决,以免清廷横生阻力。我有共和的思想,可比你要早啊!我在美国留学,一向接受的就是共和思想。今天我们所讨论的,不是要不要共和,而是谋求用和平手段去实现它的办法。……

1911年12月27日,唐绍仪致电袁世凯,提出“召开临时国会解决国体问题”,请袁世凯带奏朝廷:
        
……查民军宗旨,以改建共和为目的,若我不承认,即不允再举行会议。默察东南各省民情,主张共和,已成一往莫遏之势。近因新制飞艇二艘,又值孙文来沪,携带巨资,并偕同泰西水陆军官数十员,声势愈大,正议组织临时政府为巩固根本之计。且闻中国商借外款,皆为孙文说止各国,以致阻抑不成。此次和议一败,战端再启,度支竭蹶可虞,生民这涂炭愈甚,列强之分割必成,宗社之存亡莫卜……
        
这些话中,不无对清廷的虚声恫吓。但这是革命军,也是袁世凯所需要的。在接到电报的次日,清廷就决定,同意召开国民会议解决国体问题。令唐绍仪就会议代表的选举等问题继续进行谈判。

和谈向着成功步步逼近。但唐绍仪的态度遭到顽固派的攻击,他们咒骂,唐绍仪不是议和,是在馈献江山。唐绍仪本是袁世凯信任的重臣,但精明的袁世凯一开始就清楚他们之间理念的分别。他刚离开北京时,袁世凯就说过:“我不明白,少川(唐绍仪字)当此时势,怎么还兴高采烈呢?”

无论君主立宪还是民主立宪,袁世凯真正关心的是他自己的权力。谈判开始后,袁世凯对唐绍仪拟订的许多有利于南方的条款感到不满。正当伍廷芳和唐绍仪就召开国民会议的细节达成初步协议时,南方革命党人成立了临时政府,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愤怒的袁世凯宣布拒绝接受协议,撤消了唐绍仪议和总代表的职务。袁世凯的决定,半是对唐绍仪不满,半是对孙中山施压。——他要确保用取消帝制换取他的大总统一职。

唐绍仪没有离开上海,仍在幕后发挥沟通南北双方的作用。而袁世凯也不敢全盘推翻伍廷芳和唐绍仪商定的协议——中国步入共和已经不可逆转。

1912年2月5日,另外两位“留美幼童”——驻德公使梁诚和驻英公使刘玉麟发电报,敦促清廷承认共和。在此之前,两位“留美幼童”吴应科、宋文翙已经随海军投向革命。在南京临时政府,“留美幼童”唐元湛成为电报局长,而温秉忠是外事官员。

下面的故事是人们所熟知的:在反复的磋商之后,清廷终于同意清帝退位。孙中山履行诺言,辞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是“留美幼童”唐绍仪。

唐绍仪是袁世凯任命的,同时也是革命党所认同的。在宣誓就任总理时,唐绍仪已经宣布加入同盟会,成为同盟会员。